主管部门派发定心丸:推行新政,无损医务人员收入
梳理文件内容可见,临床的复杂性正在被重视,医生的权益也正在被尊重。
今天(7月23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召开了“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 2.0 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图源:官网截图
此前按照国家医保局2021年印发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
在DRG/DIP即将全面落地的时间节点,2.0方案的出台值得全体医疗从业者高度关注,毕竟医疗付费端的改革,将直接影响医疗系统的所有个人。从绩效待遇到工作习惯乃至职业发展,新的变化已然拉开序幕。
关于这份《通知》,笔者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解读——
01医生薪酬待遇更为稳定
初期阶段,医院和医生对DRG/DIP的理解比较粗略,如果完全搬照过往的诊疗习惯,则很可能导致总额超标,而这部分钱往往由科室和相关医生来承担。
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医疗费用总额把控错误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后续经营,因此会加强该方面的考核力度,行政与临床的矛盾也会由此激化,甚至医生会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患者治疗。
而此次《通知》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
图源:官网截图
伴随着明确的官方定调,医务人员将摆脱复杂的额外考评,更为专心地聚焦临床。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说,医生的收入水平与医院的财务状况密接相关,其中医保结算效率对医疗的重要性无需赘言。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加快推进年度基金清算工作,确保次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算;各统筹地区要认真组织开展月结算工作,进一步提升结算效率,原则上费用结算时间自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30个工作日。
此外,今年9月底前,各地要对2023年以前按照协议约定应付未付的医保基金(含居民医保大病保险等)开展全面清理,维护定点医药机构合法权益,国家医保局将适时进行督导。
基于全面清账开展,这意味着有应收基金的医院将直接受益,且随着“次年6月底”时间点确定,后续医院财政的稳定性将显著提高,间接受益者也直达医生。
《通知》还提出,将通过预付部分医保资金的方式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资金压力。医院费用管理的难度门槛降低,一线医生的诊疗过程将受到更少影响。
02医生临床工作被解绑
在DRG/DIP框架下,分组方案与临床灵活度直接相关。当下医疗领域围绕付费改革的诸多争议,很大程度上也源于过往的病种/病组分组尚有不足,而这也是2.0方案出台的原因之一。
以DRG2.0版为例:分组基本结构包括主要诊断大类(MDC)、核心分组(ADRG)和细分组(DRGs)三个部分。重点对临床意见比较集中的重症医学、血液免疫、肿瘤、烧伤、口腔颌面外科等13个学科,以及联合手术、复合手术问题进行了优化完善。
2.0版与1.1版分组变化举例:
图源:官网截图
经统计,DRG2.0版分组入组率为92.8%,代表分组效能的组间差异(RIV)为71.0%。
相较旧版,新分组方案更为适应临床复杂性,临床医生收治患者的心理负担将显著降低。随着分组细化,多专业联合论证模式也已正式建立,不会影响院内会诊合作。
并且《通知》明确,在确保DRG核心分组和DIP病种库分组规则全国一致的基础上,各地可结合实际调整本地细分组和病种,不同区域间的特殊因素也将被充分考量,部分特殊优势科室将受到保障。
此外,《通知》的部分内容对于头部医院及其医生有着重要利好。
在付费改革的大背景下,部分医院对于新技术、新药械的引进更为谨慎,间接影响了科室前沿性发展。
根据最新《通知》,对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耗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为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 5‰以内。
换言之,真正有价值的新技术有望获得一定的“豁免权”,头部医院将受益明显,开展各类创新项目,其医生也将兼具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而增强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03反馈机制和发展渠道更多元
对于任何医疗层面的改革,一线临床工作者的声音都该被重视。
《通知》明确,各统筹地区要重视提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中的参与度,建立面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意见收集和反馈机制,为规范管理、完善分组等提供依据和支撑。
图源:官网截图
作为直面患者的群体,医生对于费用、技术、分组等关键词的把握更具落地性。从新方案可见,“谈判协商机制”和“医保数据工作组”都明确要纳入医疗机构代表,这将有助于医疗系统维护合法权益。
很多医生将科研视为额外负担,新的医疗背景下,这种观念正在渐渐过时。
例如上文提到的利好临床的“特例单议机制”,按照新方案需医疗机构自主申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类数据分析,除了技术优势阐述外,经济因素同样需要考量,相关负责医生将获得包括科研在内的全方面锻炼。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作的成果将影响一个或多个医院的学科发展,大批患者也将获得诊疗机会,对相关负责医生职业发展的益处显而易见。
04总结
《通知》提到,原则上,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应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2.0版分组的切换准备工作,确保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分组版本,提高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梳理文件内容可见,临床的复杂性正在被重视,医生的权益也正在被尊重。基于客观且合理的医疗改革推进,新的医疗生态即将浮出水面。
内容来源 | 医脉通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znm
审校 | 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