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背后 | 明面是集采药品,实际压的是医务人员
在医院,医疗体系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导致了一个鲜明的现象:
大约90%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其他服务人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工作负担,日夜奔波,但他们的薪酬却只占整个医疗支出的10%左右。
这个差距,不仅反映了医疗系统内部的深层次问题,也凸显了亟需改革的现实。
医改下的变革和反腐行动
医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中间环节的改革,尤其是药品集采政策。
“国药集采”,全名“国家或地方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看似是个平常的措施,但其实它对医疗行业尤其是药品流通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通过简化中间环节的繁琐流程,集采政策要求药企提供最低报价,不再考虑药品提成、审批环节以及药代和医生之间的灰色关系。首次试点后,国内许多药企的价格大幅下调,外国药企未能适应这一变化,无法获胜。
然而,第二轮集采的结果却打破了预期,国外原研药的价格降幅平均达到82%,部分药品甚至降价百倍。这一现象让人们重新思考国内药品的竞争力。
随着集采范围的扩大,医疗行业的中间环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药代行业萎缩,药企的获利空间被大幅压缩。
但这其中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器械公司对这一政策反应强烈,因为他们的利润几乎被压缩到极限,无法维持现有的运营模式。
医生的情绪同样受到影响。对于他们来说,集采减少了与药品公司之间的灰色收入,尤其是创伤产品的集采政策实施后,一些患者即使骨折也很难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你宣传价格便宜了,但患者得不到治疗,这真的对患者有好处吗?
集采政策无疑是医疗改革的一个大趋势,但它并没有带来相应的薪酬或奖金的提升,医生和医疗企业都没有直接的好处。
可以说,集采就像是一场没有保障的“战斗”,医生们被要求承担医疗中的风险,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毕竟,医疗是高风险行业,一旦手术出现问题,医生仍然要为此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势必受到影响。
医改的挑战与前景
当前的医疗体制迫切需要改革,否则一系列问题将难以解决。同时,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体制,以防旧有体制的复辟。
因此,医疗改革文件中提到的两大关键问题:一是发展分级医疗,二是修改薪酬机制,尤为重要。
分级医疗的概念并不新鲜,它提倡患者在社区医院就诊,只有在需要更高级别治疗时才前往大医院。
然而,这一理念一直饱受争议。很多疾病并不严重,通常几天就能康复,去社区医院处理初期症状,通常不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且,这也能有效减轻目前部分大医院的压力,避免一些轻症患者直接跑到大医院看专家。
关于薪酬调整,这无疑是医改中的一个焦点。虽然关于取消高级医生的高薪,导致人才流失、年轻人不愿学医的讨论不少,但各地政策的解读可能有所偏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极端。医疗投入方面,全国公立医院每年亏损高达1万亿,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财政压力,需要解决。
至于医生的薪酬,部分地方医院领导的工资水平有限制,通常在本院平均工资的3倍到5倍之间。非法收入的清理工作需要依靠纪检部门,而不是医改的范畴。
此外,科室之间薪酬差距的问题也是医改需要解决的一个方面。外科和需要大手术的科室通常薪水较高,而一些相对轻松的科室薪酬较低。
如何平衡科室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是医改的一个难点。虽然反对这一政策的人并不多,但那些现在收入较高的医生,可能会面临收入减少的现实。
不同国家的医疗体制选择有所不同,有的国家像英国一样,大医院相对便宜,但上限并不高;而美国则相对较贵,但医生的收入也高得多。中国目前的医疗改革走向何方,还需时间验证。
对于那些担心医改后,年轻人不再愿意学医的问题,事实上不必过于担忧。虽然一些科室的薪酬面临调整,但医生这个“铁饭碗”职业依然备受青睐。尤其是医学院的录取标准越来越高,要进入医学领域的门槛也在提高。
总的来说,医改是必然的,尽管它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但改革的推进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系统必须作出调整,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医生的薪酬、工作条件以及透明度的提高,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末
医疗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各方利益的博弈。
集采政策的推进虽然有效压低了药品和器械的价格,但也带来了医生收入的压力,甚至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而薪酬机制的调整,尤其是平衡各科室薪酬差距,也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保障医护人员的基本权益,同时提高医疗效率,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最终,改革的目的不仅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是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尽管改革的过程中会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但只有通过变革,才能真正实现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微信号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内容来源 | 医护谈心社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jinbao
审校 | 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