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TA 2025—“共识、标准发布与解读”会议成功举办

检验视界网 3044 2025-03-20

2025年3月16日,第十一届检验医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共识、标准发布与解读”会议,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一层博悦厅顺利举行。会议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学术专家组童明庆教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文琴担任主席,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会长戴二黑教授,香港玛丽医院梁皓钧教授、上海市血液中心、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朱自严担任会议主持人,聚焦检验医学领域重要共识与标准发布。

开幕致辞

童明庆教授和文琴副总裁分别致开幕辞,他们肯定了检验医学在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方面的先行地位,关注标准制定的思维逻辑和理论依据,鼓励大家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同时还强调检验医学精准性对临床诊断和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共识和标准是行业发展的明灯,企业应以此为导向优化产品,提供可靠技术,并反馈实践问题助力标准更新。

致辞后,童明庆教授、文琴副总裁、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乌云塔娜教授、南京鼓楼医院徐学静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凯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耿燕教授、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艳海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共识执笔人杨玉静教授共同共同启动了共识发布仪式。

粪便自动化检测与报告专家共识

广东省人民医院杨玉静教授从粪检自动化发展进程、共识产生形成过程、专家共识解读三个方面为参会人员介绍了《粪便自动化检测与报告专家共识》的形成历程及共识内容解读;杨教授详细解读了共识内容,涵盖标本采集、仪器检测、质量控制和结果报告等方面。在标本采集上,要规范操作,避免污染;仪器检测具备多种功能,需对试剂和仪器进行校准验证;质量控制需制定程序和方案,参与室间质评;结果报告应采用规范方式,结合临床情况进行沟通和复检,确保临床诊断准确,同时也应保证信息安全。

检验结果自动审核及基于患者数据的

实时质控相关团标和共识解读

上海森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温冬梅教授围绕临床检验相关结果自动审核技术及规则展开讨论,并分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性能验证平台应用,建立不同群体和检测系统的大数据模型监控医院检测系统性能。温教授还提及国际通用信息化技术存在假报警问题,强调制定规则要结合医院个性化群体特点。最后通过多个案例,如季节性检测项目、体检人群数据等,探讨数据处理、控制线范围设置及程序算法选择的重要性 。

依拉环素药敏标准发布与解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杨启文教授发布依拉环素药敏标准。由于全球抗菌药物耐药问题严峻,依拉环素作为新型抗菌药物备受关注,但其欧美药敏折点存在差异且部分标准缺失,该规范在此背景下诞生。杨教授介绍该规范涵盖依拉环素抗菌机制、药敏试验指征、方法、注意事项、试验流程、室内质控及结果判读等内容,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意义重大,且会随临床应用情况更新。

杨教授介绍结束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简翠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胡付品教授针对依拉环素展开讨论,分享了评估依拉环素药敏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包括不同方法配合难、假敏感和假耐药、平行实验室操作难、争议结果确认难等,纸片法和MTS条检测肠杆菌时存在CEA低、假耐药等情况和解决方案,肯定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靶向下一代测序(tNGS)在感染性

疾病诊疗的规范应用专家共识

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顾兵教授为参会人员解读了《靶向下一代测序(tNGS)在感染性疾病诊疗的规范应用专家共识》。共识内容涵盖 tNGS 与 mNGS 的差异、在多种感染中的应用场景、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临床解读、质量控制等方面。同时分析了 tNGS 存在的局限,肯定其应用前景,旨在规范其临床应用,助力感染性疾病的诊疗。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丽教授解读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的更新。规范中对专业术语、采集量、血样系统阳性报警处理、阳性血样快速鉴定、梅毒核酸检测等技术层面进行规定,增加质量评价和管理制度。详细规范标本采集,包括消毒方式、采血量、采集时间等;明确送检要求,避免影响检出率;规定细菌培养时间、鉴定方法及报告方式,强调结合临床解释结果;设定质量考核指标,用于质量改进,建议实验室配置设备并保留标本。

总结

会议最后童教授总结指出质量控制标准化不足,目前质控品仅作参考,应发展更好的检测方法,并鼓励所有研究人员对“金标准”的探索。

撰写人:李益广

审核人:杨 洋

设计排版:涵庄检验视界编辑部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