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高”工作报告,看2025年医疗反腐新动向

好医生 2701 2025-03-28

2025年,全国医保基金监管进入关键阶段。

在“两高”工作报告中,医保骗保、医药腐败等问题被重点提及,显示出国家对医保基金安全的高度关注。从持续加码的行刑衔接,到大数据赋能的精准监管,再到即将启动的全国飞行检查,一系列举措正推动医保基金监管从零散整治向系统化治理迈进。

“两高”最新报告:剑指医药领域腐败犯罪、医保骗保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分别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工作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2025;最高人民检察院,2025)。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涉及医药领域的工作主要包括:

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犯罪。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同比增长1.3倍。

合力做实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针对医保基金监管、房屋征收补偿发出第6号、第7号司法建议;促推多发矛盾纠纷综合治理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推创新成果转化。

用心用情办好百姓身边案。审结涉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案件548.3万件,同比增长1.7%。

最高检在2024年工作报告中提及以下与医药相关的重要举措:

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积极参与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治理,起诉金融、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等领域腐败犯罪5081人,起诉行贿犯罪3068人,同比上升18.3%。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2.1万人。

用心守护群众身边安全。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起诉1.5万人。

用心守护群众身边安全。起诉伤医扰医犯罪141人,促进平安医院建设;协同国家医保局、公安部等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起诉医保骗保等犯罪4715人,守护老百姓“救命钱”。

展望2025年,“两高”将持续依法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并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的打击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深入整顿医药乱象,斩断行贿受贿利益链条

在聆听“两高”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长、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世亮注意到,2024年人民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数量,以及检察机关受理各级监委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人数,均较往年有所上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5)。

据统计,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对金融、国有企业、能源、烟草、医药、体育、基建工程及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的反腐力度,共立案87.7万件,留置3.8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8.9万人。其中,医药行业涉及6万人。

近年来,医药领域反腐力度持续加大,整治行动逐步深入,不仅严查受贿行为,同时加强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不正当获利的追缴和纠偏力度不断提升。

自今年1月以来,中纪委已多次在公开文章中强调医药反腐的重要性,指出要严查“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并将医药与金融、国企、能源等重头行业相提并论,明确要求深化整治医药领域腐败,坚决查处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中国新闻网,2025)。

从近期官方通报来看,基层医院腐败整治成为重点,设备和耗材招投标环节问题尤为突出。中纪委在《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在医疗设备采购环节,部分基层医院负责人设法帮助特定关系人提前掌握信息,提高中标几率;在药品和耗材供应上,个别人员通过“统方”操作为医药代表牟取利益,甚至形成利益输送链条,影响市场公平。

为进一步深化治理,中纪委在2025年反腐任务部署中提出,要深入查处新型腐败与隐性腐败,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通过强化行贿惩戒机制、加大对利益输送的溯源打击力度,逐步斩断行业内的腐败链条。

声明:本微信号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内容来源 | 好医生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jinbao

审校 | 金宝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