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大附一院检验科:引领区域检验医学规范化发展(组图)

重庆日报 2011-09-27

留美博士张莉萍主任为科室工作人员作讲解。
国内一流的临床检验室。
重医大附一院现代化的临床检验设备。


  

  众所周知,医院检验科只是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相关的“证据”,很少直接面对患者,所以一般情况下,患者及其家人是很少会注意到这些“幕后英雄”的。而重医大附一院检验科的85名工作人员,就是这样一群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了必需的数据,确保了对患者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

  科室主任张莉萍便是员工眼中的“工作狂”,而让大家尤为感动的是,去年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她刚动完手术,还发着烧,却依然坚持赶赴北京。“我们医院除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外,还有一个理念就是‘以员工为中心’,大家一定要保重呀!”说起张莉萍这样的“工作狂”,重医大附一院院长任国胜总是分外地心疼。

  张莉萍对工作的执着也感染着科室的每一位成员。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凌晨5点,主任技师夏云副教授接到电话:某出版社培训班20多名师生集体出现腹泻,需紧急排查是否属于霍乱。20分钟后,夏云从家里赶到科室,开始对20多名患者的大便逐一进行形态鉴别。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排除了霍乱,夏云舒了一口气,也迎来了新一天的工作。

  夏云笑言:“对于我们而言,临时性加班是常有的事。只是因为与患者接触时间少,便隐退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了。”

  即便做的是幕后工作,他们也从未懈怠过。增设“青年文明号”咨询导医岗,选派检验专家为病人进行检验结果及服务咨询,引导病人快速就诊,将服务窗口延伸到病人身边;通过提前上班,增设多人7点半采血窗口等举措大大缩短病人空腹等待时间;缩短特殊项目检测时间;增加急诊窗口7点的早班,让急诊病人得到快速优诊;检测报告24小时不间断发放,使病人随时都能取到报告……“以病人为中心”的一系列特色服务模式,让病人轻松看病、快速就诊正成为现实。

  2009年1月22日,重医大附一院检验科成为我市首家通过ISO15189认可的检验科,标志着该院检验结果获得了“国际通行证”,填补了我市医学实验室在全国认可领域的空白。

  同时,该科也是重庆市第一家全专业参加国际实验室能力评价(CPA),并成为目前全市惟一一家连续3年参与CPA能力评价的检验科。

  近年来,在留美博士、检验科主任张莉萍的带领下,科室主动向国际标准靠拢,大力推进检验医学快速发展。2011年1月,该科正式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其引领区域检验医学规范化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升服务水平

  提供精准检验结果

  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及追踪的主要手段。重医大附一院作为我市的龙头医院,年门诊量180万人次,住院病人近8万人次。面对繁重的检验任务,如何才能提高服务能力,保证就诊需要?

  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目前,该科拥有总价值近5000万元的仪器设备300台,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大型检测设备60多台,配套设备200多台。

  提高实验室信息化管理。2004年该科建立起HIS和LIS系统,2008年完成升级。HIS系统可对实验室数据结果自动管理,报告自动审核;HIS和医院LIS联网,医生和护士工作站可实时对检验报告进行查询,危急值报告可自动发送并提醒病房,优化了工作流程。

  加强培训力度。从2008年起,该科坚持每月一次的细胞、细菌等形态学培训,大大提高了检验人员的形态学鉴别能力。2009年,参加美国CPA细胞形态学合格率为97%,去年实现合格率100%。

  此外,该科还非常重视临床沟通工作,每周都会派出亚专业组长参加临床科室的早会,同时参与临床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该科服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常规情况下,生化报告两个小时后出结果,常规报告半个小时后出结果。对于患者而言,等待检验结果的时间比两年前至少缩短了3倍。那么,怎样在提高效率的情况下,保证检验质量呢?

  张莉萍介绍,科室成立了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召开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专业组长等科室管理人员参加的工作总结会,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