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体检健康管理 逾三成疾病可避免

科学时报  4118 2011-10-08

    近日,联合国召开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认为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人类的头号杀手。
 
    2008年全球有36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占该年全球死亡总人数的63%,其中9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预防非传染性疾病,正确的健康知识和先进的健康管理模式非常必要。”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会常委、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占山教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报告厅,以一场名为《健康通行证》主题讲座引起了在场人士的共鸣。
 
    王占山指出,非传染性疾病特点是致病原因清楚,国际公认的四大因素是烟草使用、缺乏身体活动、过度使用酒精和不良饮食。
 
    “如何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预防?除了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外,改进体检理念和方式很关键。”
 
体检≠健康管理
 
    “现在大众越来越重视体检报告。但传统体检,就像让人在一本字典里找一个错字,很难找。很多单位都有这样的情况,体检报告正常,但没多久就有人得了肿瘤,体检漏诊了;但如果告诉你字典某页至某页间可能有一个错字,找起来就容易很多。”王占山把这种最新的健康管理模式称作靶向体检。
 
    王占山说,体检的重要性,不只是你能收到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关键是有专业人士帮你分析报告里的数据,并根据你的信息制订一个防病体系,将你的高风险因素控制起来,并定期监督你。了解自己患病的风险因素是什么,把这些风险因素控制起来,是体检的最终目的。
 
    “干细胞基因医学等最新医疗技术手段和传统东方养生医学,可以使大众获得更好的健康评估和保健。比如可对DNA检测、家族病史、生活习惯、近期工作状态等细致考量,将这些数据加以分析后,有利于制订出详细的健康管理方案。”
 
通过预防来避免
 
    当然,一个人健康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职业特点等。但如何保持健康,王占山认为,从体检入手, 1/3疾病可以通过预防保健来避免。
 
    美国曾有调查显示,慢病发病率一般是从40岁开始,65岁达到高峰,其中30%的人死于45~55岁,正是事业有成的时候。
 
    现在我国疾病发病特点呈年轻化、晚期化、疾病集中化趋势。1千万个糖尿病患者、2亿个心血管病患者、3亿多个体重超标肥胖者,并且,还有38%的人睡眠有问题。
 
    “不少人事业上很成功,但健康知识盲区很多,2/3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更不懂得怎样与医生沟通,导致错过了早期预防。”王占山说,每投资1元用于健康管理,将来就可以减少9元门诊费用,减少99元疾病晚期治疗费用。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