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研究亟待建章立制
本报讯 (记者李天舒)实验动物作为人类“替身”,在人类疾病模型,药物、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研究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近日,在中国工程院主办、主题为 “实验动物与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上,与会专家共同发出倡议书,呼吁为我国的实验动物研究建章立制。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夏咸柱院士指出,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活天平”和“活试剂”之称。在1901年~2008年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中,有67.5%是通过实验动物研究获得的。目前,发达国家已在实验动物方面实现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分工、商品化供应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相比之下,我国实验动物体系存在品种资源短缺、创新能力不足、政策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保障体系薄弱、共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倡议书提出3点建议:一是围绕我国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研究和模型构建,提高我国实验动物科研水平和环境条件建设水平;二是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验动物权利、福利和保护法与实验动物的使用和管理规程,制定实验动物认证认可标准和制度,推进我国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制化管理;三是实行实验动物专业技术人员行业准入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分级、分类考核体系与资格认定标准。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