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中国疫苗有望跻身全球市场
世界应该为新的“中国制造”——疫苗做好准备。中国疫苗企业正准备在今后几年中加速推动其疫苗产品的出口,一方面中国可能将降低对世界不发达地区生命保障型疫苗出口的成本,另一方面,中国可能将依靠研发新型疫苗产品与西方制药巨头展开竞争。
然而,鉴于中国曾出现食品、药品及其他丑闻,安全一直是个敏感问题,某些国家接受中国疫苗尚需时间。尽管如此,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政策主管尼娜?施瓦贝尔(Nina Schwalbe)认为,一旦中国进入疫苗市场,将有望"改变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Game Changer)。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每年都要为全球5千万儿童采购疫苗。她说:“我们对中国疫苗企业进入该市场的潜力非常感兴趣。”
中国疫苗企业曾于2009年备受全球关注。在当年新型病毒肆虐全球的时候,中国疫苗企业在仅仅87天中曾研制出世界首剂能够有效对抗猪流感的疫苗,为全世界控制流感病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在过去,这项殊荣往往常由欧美国家获得。
今年3月世卫组织宣布,中国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符合疫苗监管的国际标准。这为中国被联合国机构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采购敞开了大门。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拥有30多个厂家,年产量接近10亿剂。
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inovac)的杨光(Helen Yang)表示,仍需努力构建海外对中国疫苗的信心。
中国近年来的食品药品安全记录并不能提振人们的信心。北京为此实施了更严厉的监管,并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专家认为,单靠监管机构无法防止制药厂制造假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中国医疗专家黄炎中(音,Yanzhong Huang)说:“在美国有支持机制,如市场经济、民主、媒体监督、民权社会以及良好的企业道德准则,这些恰恰是中国所缺失的。对中国而言,构建强大的监管能力将是更为艰巨的挑战。”
去年,有中国报纸报道山西北部四个孩子的死亡与疫苗储存不当有关,这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注。虽然卫生部表示死亡并非由疫苗造成,但仍不能消除部分公众的怀疑。
与此同时,中国的研究人员今年早些时候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说,在2009年(给国庆阅兵相关人员接种的)90万剂H1N1大流行流感疫苗是安全的。
世卫负责免疫的官员Yvan Hutin(伊万·胡丁)则表示,认可中国药品监管机构并非“空头支票”。每种疫苗都将经过严格检测,世卫和中方监管官员会进入工厂检查。
在历史上,疫苗在西方世界一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安全问题和阴谋论盛行。有人声称麻腮风疫苗与孤独症有关,这场辩论辩论曾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末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后来表明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
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几年将是至关重要的。生物技术公司通过提升自己的设施及完善程序以满足安全和质量标准的过程中,预计所费颇多且具有挑战性。之后,他们将提交联合国卫生机构来批准疫苗的认证,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最有可能率先通过WHO预认证的是一种针对日本脑炎——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它可引起癫痫,瘫痪和死亡——的本土疫苗。该疫苗已在中国使用二十余年,比其他公司的副作用要少。它的制造商预计世卫组织大约一年内就会批准。此外,在准备预认证的疫苗还包括针对脊髓灰质炎及两个儿童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肺炎和导致腹泻的轮状病毒的疫苗。
疫苗同时也是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一个3亿美元为贫穷国家健康和农产品发展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加入疫苗供应这一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平均每2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疫苗可预防疾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负责疫苗供应的负责人Shanelle Hall表示,基金会一直在与中国公司谈判,该基金会为全球近60%的儿童提供疫苗,是疫苗最大买家,去年用于疫苗购买的费用为7.57亿美元。
医疗市场研究公司Kalorama Information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去年的疫苗销量增长14%达253亿美元。那些面临仿制药激烈竞争的制药企业现在看到疫苗已经成为增长的关键领域,特别是在拉丁美洲,中国和印度等地。
中国的疫苗厂家,特别是那些已经实现小量出口的厂家,对于未来在该行业扮演重要角色充满信心。
国有企业——中生集团的副总经理吴永林表示,“我个人预计,未来5至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重要的疫苗生产基地。”中生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制品制造商,自1989年起就开始生产本国的脑炎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