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明等蛋白质组学获重要进展
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联合美国芝加哥大学Ben May癌症研究所赵英明教授实验室建立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The First Identification of Lysine Malonylation Substrates and Its Regulatory Enzyme"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知名蛋白质组学期刊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了细胞中赖氨酸丙二酰化的新蛋白修饰及其调控酶。这是该中心成立以来,参与发现的第二个全新细胞通路。
蛋白翻译后修饰是调控诸多生物学过程和疾病的主要生物学通路之一,因而,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路研究正成为目前新药研发的重要热点之一。此项研究通过综合运用生物质谱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翻译后修饰—赖氨酸丙二酰化。然后,进一步通过运用有机合成、色谱和质谱分析、生物化学等方法,证实了细胞内蛋白质的赖氨酸丙二酸酰化修饰。同时鉴定出多个赖氨酸修饰的蛋白底物,并证明该修饰在生命进化中保守。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发现了过去认为的去乙酰化调控酶Sirt5为赖氨酸去琥珀酰化和去丙二酸酰化的调控酶,该酶具有催化赖氨酸去琥珀酰化和去丙二酸酰化的体内和体外活性而无显著去乙酰化活性。此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赖氨酸去乙酰化酶(HDACs)Sirt5的非去乙酰化活性,为Sirtuin系列去乙酰化酶的生物学和新药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
“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药物所通过海外引智,聘用国际一流科学家作为领衔科学家,建立了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神经药理国际科学家工作站及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单元,积极开展前沿领域部署,这些研究单元针对新药研究关键问题,引进国际尖端技术,研究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一批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