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临床与快速检验应有效结合

科学时报 4153 2011-12-27

    急诊医学是一个专门解决未预料的、突发性的创伤和疾病的学科,它为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尽量减少死亡和伤残的发生。床旁快速检测对急诊工作强调第一时间的判断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的作用值得肯定。但急诊医学涵盖了临床各科的疾病,涉及范围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准确、有效地做出诊断和及时的救治将是永恒的追求目标。
 
急诊:床旁检测必须快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主任赵晓东向记者介绍,目前多数大型医院已具备床旁快速检测系统(POCT),在急诊临床与检验之间形成了快速、高效的无缝连接。
 
    “床旁检测”是指在患者床旁进行的一种快速检测分析技术,在床边设立检验场所是检验医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医院已较广泛应用。作为一类极具潜力的检测技术,它省去了诸多标本预处理步骤,以及大型仪器设备检测、数据处理及传输等大量烦琐的过程,可直接快速地得到可靠的结果。
 
    简短的采访之后,赵晓东带记者参观了急诊抢救室内的RAMP心梗/心衰仪,并向记者介绍了简单的操作过程,无须调配试剂,只需要将样本滴于试纸条之上即可。由于操作简便,并且能有效减少交费、送交检验结果等过程,在质控环节也无须花费大量时间,赵晓东认为,虽然POCT的普及可能会和检验科在利益上产生细微冲突,但还是应该被接受、推广。
 
检验:应急诊需求设项
 
    然而,POCT并不能完全取代检验科在急诊领域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检验科难免会收到一些来自急诊临床的要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姜傥认为,急诊检验是帮助临床对急、重危患者做出病因诊断、紧急施救的必备技术手段,是检验医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姜傥总结了急诊临床对检验科的常见要求,即:丰富的急诊检验项目、快速的样本分析、准确的实验结果。
 
    姜傥介绍,检验科急诊检验项目的设置是应急诊临床的需求而确定的。随着医学的进步,各种优秀的实验室指标迅速走向急诊临床,如肌钙蛋白在心肌梗塞中的应用;BNP在心衰病人中的应用;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病人中的应用;C反应蛋白在感染预测中的应用。此外,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使很多实验室指标走进了急诊临床,如性激素、甲状腺功能等。
 
    姜傥表示,因为急诊医学涵盖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治,检验科急诊项目的覆盖范围和检测能力将逐渐水涨船高。
 
结果:快与准之间需平衡
 
    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希望实验检测越快越准越好,这也是实验人员追求的目标。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闪全忠举例说明,快和准往往是矛盾的,相对的,有条件的。“这就像日常生活中蒸馒头或做米饭,你不可能无限地缩短时间,否则会夹生或不好吃,方便米饭和方便面食虽可救急一时,天天吃肯定不是滋味。”
 
    目前,实验室检测的项目主要是利用待测物质的物理学特性或化学反应信号进行检测。虽然物理性能检测较快,但检测器的响应仍然需要一定时间,而不是立即;对于化学反应来说,更需要有个反应过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自然发生的还是催化的(酶反应等),反应时间不可能无限地缩短,更短的时间会因反应不完全而降低灵敏度和准确性。
 
    闪全忠介绍,从这一意义上讲,快速检测更适合定性或半定量,而不是精确的定量检测。在临床上,快速检测更适合已知病人的治疗监测和未知病人的初步诊断,而不是确诊诊断。
 
    由于技术的进步,适于POCT检测的设备和项目越来越多,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和病人。对于实验人员来说,应积极合理地加以利用,同时,还要正确地认识其技术的局限性,利用常规实验技术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并将有关数据与临床医生沟通,以保证快和准之间的平衡。
 
    2010年我国发布第1个POCT方面的管理文件《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对血糖仪的使用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相对于此,其他POCT试验仍未见明确的管理文件。闪全忠认为,这就需要使用者本着科学、负责任的态度,参照管理要求做好相关质量管理工作,使POCT得到合理正确应用,并保证患者的利益不受不良技术操作的影响。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