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脂肪代谢——肠道菌群
2012年4月18日在巴塞罗那召开的第47届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年会,暨2012国际肝脏大会上,一项关于肠道菌群对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影响的研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这项由法国研究者带来的早期动物实验模型研究显示,移植肠道菌群——嫁接新的微生物,通常是通过将健康捐赠者的粪便中的菌群植入患者的结肠中。
研究历时16周,两组无菌小鼠接受了微生物的移植:其中一组接受表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症合并肝脏脂肪变性小鼠(应答组)的菌群移植,另一组接受普通小鼠(无应答组)的菌群。这些供体小鼠的筛选取决于他们对高脂饮食的反应。
接受症状组(应答接受,responder receivers,RR)菌群移植的小鼠表现出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升高以及胰岛素抵抗。而接受正常组(非应答接受,non-responder-receivers,NRR)则保持着正常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敏感度。
EASL科学中心委员会成员Dr Frank Lammert表示:“目前,我们对导致NAFLD的危险因素尚知之甚少,但据了解,NAFLD与2型糖尿病事物特点分别为肝脏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障碍。”
“此次研究表明,在动物试验中,不同的微生物种群科引起不同的代谢反应。研究人员通过移植健康小鼠的菌群,从而达到阻止肝脏组织炎症进展及胰岛素抵抗的目的,可适用于肝脏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此看出,肠道菌群的移植在这两种类型疾病的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广泛。”
RR小鼠较正常小鼠也表现出较低的微生物水平,而Lachnospiraceae被认为是在脂肪性肝病及胰岛素抵抗方面最重要的菌种。
目前,肠内菌群被称为“微生物器官”:其在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菌群一直的目的是恢复脂肪性肝病及糖尿病人的肠道功能,并建立新的肠道菌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