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留取尿液标本

中国医学论坛报 4157 2012-06-15

尿液检查被广泛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肾脏疾病的诊断,在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诊断及毒物或药物代谢检测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尿液标本的留取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实际操作中须注意许多细节,若标本留取方法不当,往往会影响检查结果而最终造成误诊。

本文介绍尿液标本的两种类型及其留取时的注意事项,希望有助于全科医生全面掌握尿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标准,并可给予须留取尿液标本的患者细致指导。

随机尿

顾名思义,随机尿就是指患者随到随留的尿液,此种尿液标本仅须留取一次即可用于化验。

随机尿液标本可用于多种检测项目,如尿常规检查、尿妊娠试验或尿细菌培养等。

全科医生须教导患者在留取随机尿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5点,以使检验结果更准确。

选取中段尿 在尿液的留取过程中,很难避免被外阴和尿道口的炎性分泌物或白带污染,而中段尿的留取可较好地避免这些因素的干扰。留取中段尿的方法是在留取尿液时,先排掉前一段小便,留取中间的一段小便,再将最后一段小便也排掉。

尽快送检 留取新鲜的中段尿10~20ml后,将标本置于清洁的容器中,且尿液标本须在留取后1~2小时内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则须将标本置于4℃的冰箱内冷藏,以防止细菌生长。

最好留取晨尿 将晨起后的第1次尿液留为标本是最佳的,因晨尿较为浓缩,偏酸性,无饮食因素的干扰,且细胞成分多而完整,更易于发现尿液的异常。

保持空腹状态 为获得可靠的检查结果,须要求患者于留尿前至少禁水14小时。

其他 此外,女性患者不可在月经期留取尿液标本。留取随机尿标本时,特别是在为尿细菌培养留取标本时,患者最好先清洁外阴。

24小时尿

24小时尿标本是肾病患者须在24小时内多次留取的。24小时尿液标本也可用于多项检查,如尿蛋白定量、尿电解质(钠、钾、氯、钙、磷等)检查和尿肌酐清除率等。

留取24小时尿时,也须采取正确的方法,才可保证标本的质量。

首先,嘱患者弃去起床后第一次排尿的尿液,将其后所排尿液全部存留,直至次日同一时间起床时(如一患者早晨7时起床并排尿,将这时所排尿液弃去,而把7时以后的所有尿液留置于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清晨7时起床排尿为止);其次,记录24小时的排尿总量(或用秤称出尿液的总重量);最后,将尿液搅匀,留一小瓶(50~100 ml)样本送检。

■链接

了解尿常规

尿常规包括许多项目,如尿比重、尿酸碱度、尿蛋白和潜血等,不同指标的异常意义不同。

反映慢性肾脏病的指标 尿比重、尿隐血或红细胞、尿蛋白的异常提示存在慢性肾脏病。例如尿比重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正常的尿比重为1.005~1.025,若多次检查其值均低于正常低值,提示肾小管功能受损。

反映泌尿系统感染的指标 白细胞或亚硝酸盐的异常提示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当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部分患者甚至尿液颜色变浑浊,并可出现尿亚硝酸盐阳性。

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常规检查中尿酮体为阴性。但若出现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则患者的尿酮体可为阳性。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