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征服癌症绝对有可能
全球癌症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2007年全球死于癌症的人数达到790万,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在癌症预防和治疗方面仍将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癌症到底怎样形成的?人类究竟能不能有效抗击?目前抗癌又有什么新方法?近日,清华大学教授黄来强做客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为到场听众深度讲解了肿瘤发生发展的机理和最前沿的治疗方法。
癌症发生源于基因突变
黄教授指出,全面了解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基础和前提。癌症发生的根源在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蛋白质的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功能表型发生异常转化,最终癌变。这些癌变的细胞的生长分化失控,形成不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即我们常说的肿瘤。原癌基因的过度激活、控制肿瘤发生的抑癌基因失活、病毒原癌基因整合到基因组都会导致肿瘤。
到目前为止,很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功能和致癌机理已经被研究清楚。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结果,人们已尝试开发多种基因治疗方案和抗癌药物。
肿瘤干细胞理论有望战胜癌症
黄教授表示,恶性肿瘤容易复发转移,难以根治。传统的治疗方法不仅会杀死正常的体细胞、损伤身体而且难以彻底清除肿瘤细胞。残余的肿瘤细胞会导致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近10年发展起来的肿瘤干细胞理论为进一步治疗肿瘤甚至最终战胜肿瘤提供了可能性。肿瘤干细胞理论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的机理,因此,建立在肿瘤干细胞理论基础上的治疗方法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黄教授认为,传统治疗方法缺乏针对性的特性导致难以根治恶性肿瘤。“传统方法对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同等对待,虽能杀死大量肿瘤细胞,却不能彻底清除肿瘤干细胞,残余的少量肿瘤干细胞又会形成新的肿瘤导致复发。”黄教授表示,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如果开发出新的方法能够有针对性地杀死肿瘤干细胞,那么治疗肿瘤也是可以实现的。
抗癌阶段性成果振奋人心
理论研究的突破又促进应用技术的创新,针对肿瘤干细胞研究化学药物或蛋白抗体药物为根除癌症带来希望。黄教授表示,他和团队在深入研究癌症机理的基础上,取得了癌症治疗技术和药物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技术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均获得显著成效。其中,新型抗肝癌疫苗和宫颈癌治疗性疫苗效果良好,已获发明专利并在国际疫苗大会发表;基于纳米技术设计的创新给药系统,在治疗宫颈癌、肝癌、乳腺癌中显示出良好效果,具有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