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可检测变异耐药病毒
7 月16 日, 广东省疾控中心番禺新址落成,标志着广东从2003 年非典战役起,历经十年建设,全省公共卫生“防疫大堤”已经建成。该中心副主任杨杏芬透露,广东已投入两三千万元建设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成后变异的病毒也将无所遁形!
“防疫大堤”曾受制于硬件不足
2003 年广东成了全球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 且之后的十年也备受考验。
2004 年-2005 年遭遇禽流感,2009 年全球甲流暴发,2010 年基孔肯雅疫情入侵。据统计, 近10 年全国新发传染病有80%以上首先或较早报告于广东。
疫情考验中的广东常受制于硬件设备的不足。比如由于缺乏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像今年香港男童感染禽流感病例,广东省疾控中心只能对病毒基因进行片段检测,而不能做病毒分离,只能上送国家疾控中心。
“不是没钱买设备,买了也没地方安放! ”负责实验室管理的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杏芬谈及此事很感慨,位于闹市区广州新港西路的省疾控中心原址地方有限,各种实验室加起来占地只有1.2 万平方米。而番禺新址如今投入使用,实验室面积至少大了三倍。
筹建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
“以后再不用为硬件问题犯难了! ”杨杏芬介绍, 新址正在建设高级别的P3 实验室(即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 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流动到外面而造成污染。
据悉,该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投入将达两三千万元,可对禽流感、SARS、手足口病等病毒进行病毒分离等高难度操作,判断病毒基因是否变异或耐药,对防控疫情起到关键作用。
在P3实验室建成之前,目前广东只有一台P3实验室车。省疾控新址启用仪式上,记者看到了这辆价值1000万元的实验室车。省疾控中心应急部主任宋铁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对该车进行了改造,除了原来的实验室,还新增了发电车。一旦有重大疫情发生,移动P3车都可以随时出动。
五院士获聘公共卫生科学顾问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黄飞说,在新的起点上,省疾控中心已成立了科学顾问委员会, 科学顾问委员会共聘请了14 名国内知名科学家,其中有5 位院士。除了钟南山、曾益新、曾毅等著名院士外,还有中国疾控中心及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荷兰、香港等地专家,涉及疾病控制、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
争取成立省食品安全评估中心
眼下食品安全是社会焦点,省疾控中心也要在这方面发挥作用。黄飞透露,该中心正在争取成立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进行风险评估,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定性提供技术指导。
上个月广东传染病致死122人
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死亡人数居前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粤卫信报道:7月16日, 广东省卫生厅发布6月份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22445例,死亡115人;丙类传染病发病55669例,死亡7例。
其中,甲类传染病霍乱报告1 例。
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梅毒、乙肝、淋病和丙肝,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0.29%;报告死亡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艾滋病、肺结核和狂犬病, 占报告死亡总数的94.78%。
其中,艾滋病发病378人,死亡100人;结核病发病10365人,死亡5人;狂犬病发病5人,死亡4人;肝炎发病4615人,死亡2人;乙脑发病39人,死亡2人。
6 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55669 例,死亡7 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