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志愿者向2000所妇幼保健院寄信 保护乙肝儿童

中国网 4133 2012-09-24

      核心提示

  9月19日上午,在南宁市建政路一家邮局,广西乙肝公益人士张雯拿出330份 “国家关于幼儿入园体检规定”的信件,信中包含一封倡议书和国家制定的规范体检表模板,向广西、广东、福建三地的妇幼保健院寄去,呼吁停止对宝宝入园体检时的违规检测。

  事情是这样的――8月30日,北京益仁平中心发布了《2012幼儿入园(入托)乙肝歧视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五成妇幼保健院违规进行乙肝检测,三成幼儿园拒收乙肝宝宝”。得知消息后,9月14日,张雯率先在网络上发起了向全国妇幼保健院寄信活动。呼吁全国妇幼保健院落实国家规定,勿违规查乙肝,保护乙肝儿童权益。

  9月19日这天,在全国8个地方,“国家关于幼儿入园体检规定”的信件寄向全国2000家妇幼保健院。

  【抽样调查】

  幼儿入园检测乙肝现象大量存在

  8月30日,北京益仁平中心发布了《2012幼儿入园(入托)乙肝歧视调查报告》。本次调查从今年4月份开始,历时4个月。从我国22个省(不含台湾)、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38795家幼儿园中随机抽取的100家幼儿园、从2329家妇幼保健机构中随机抽取100家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电话调查。

  调查显示,有68.6%的幼儿园的入园体检要查乙肝项目。对于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幼儿,31.4%的幼儿园明确拒绝乙肝宝宝入园,17.4%的幼儿园表示“不清楚”,26.7%的幼儿园表示“由医院决定”,2.3%的幼儿园表示“查看政策”。

  9月21日,记者以家有乙肝患儿的家长身份,询问了南宁部分幼儿园。其中,公立的幼儿园表示,按国家规定,宝宝入园时,不检查宝宝乙肝情况。而个别私立幼儿园表示,入园会检查宝宝乙肝情况,但不会拒绝入园。检查,是为了更好护理。

  【公益行动】

  向全国呼吁停止违规检测

  张雯是乙肝公益团体“广西翡翠丝带工作组”的负责人,也是一名乙肝携带者。得知调查消息后,她觉得一些妇幼保健院违反了规定,严重损害了乙肝宝宝的平等教育权益。

  9月14日,她决定在全国发起向全国妇幼保健院寄信呼吁保护乙肝儿童权益的活动。在微博和论坛上发出征集志愿者的呼吁后,张雯得到广西、河南、北京、湖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杭州、南京、成都、兰州4市若干志愿者的响应,短短5天就完成2000封信的预定目标。大家商量决定,在9月19日统一把信件寄出。

  21日,张雯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各级妇幼保健院加强对国务院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务院三部门《通知》”)的学习,认真贯彻《通知》中“禁止在入园中进行乙肝项目检测,拒收乙肝携带的儿童入学”的规定;另一方面,严格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 教育部令第76号)》中规定的入园体检表进行检测,不得随意更改体检项目,违规进行乙肝检测。

      【医院回应】

  南宁两妇保院均按国家规定执行

  “目前还没有收到信件。”9月21日,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曾理说,医院对入园宝宝进行体检时,都是按国家规定进行检测,不会检测乙肝项目。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吴葆宁说,按国家规定,儿童入园要检查头颅、胸廓、脊柱四肢、咽部、心肺、肝脾、外生殖器、血红蛋白等项目,其中不含有儿童入园乙肝检查的项目。

  “国家规定不能在公共场合做乙肝检查项目,如果家长要求进行乙肝检查,医生会写一份告知书,告知乙肝检测项目的意义。对方同意检查,就在书上签字同意,方可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吴葆宁说,乙肝检查是绝不能在集体场合检测,儿童入园入学时不能做检测。

  【医生说法】

  三个原因致医疗机构违规

  吴葆宁认为,一些地方宝宝入园被要求进行乙肝检测,已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这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目前国家没有设立专门机构对幼儿入园检测乙肝进行监管,部分幼儿园不知道该项规定;一些妇幼保健机构没有负起对托幼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检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的职责;部分体检机构受利益驱动舍“义”取“利”。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