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艾滋病病毒或可对抗癌症

BWCHINESE中文网 4141 2012-10-19

      艾滋病是由于人类感染一种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的病毒所导致的,这种病毒在1983年的时候首次在美国被发现。该病毒通过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给其他各种病毒的进入打开了大门,从而最后演变成艾滋病,从那一刻起,艾滋病就成为了一种致死性疾病。

      直到近几年,随着科学家对于这种病毒的研究,逐渐的找到一些对策将它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是仍然无法找到能够完全治愈的方法。但是今天笔者带来的这个新闻,或许会让你看到治愈这种病症的一丝曙光。

      艾滋病毒的特性是通过不断的变异来产生各种不同的突变体来逃避外部药物对其进行的灭杀,正是这种天生的“躲避”能力让科学家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找到一种能够对付它的方法。虽然无法将它灭杀,但是现在来自法国的科学家却找到一种利用它的方法:利用这种最多变的病毒特性来对付另一种顽症——癌症。

      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已经着手研究如何利用艾滋病毒的突变性来提高癌症药物的功效。他们通过向艾滋病毒基因组里插入一种叫脱氧胞苷激酶(DCK)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人类基因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它的作用是能够对抗癌药物起到催化作用。

      因为大多数的病毒无法被药物灭杀都跟患者的脱氧胞苷激酶(DCK)失去活性有关,因此这么多年研究人员都在试图找到增加其活性的方法。

      为了找到到底是哪一种变异的艾滋病毒能够增加活性来抵抗癌细胞,研究人员不得不根据艾滋病毒的生长方式建立了一个数量在80左右的脱氧胞苷激酶(DCK)的突变体库,再通过对每一个DCK突变体进行研究,最后终于找到其中一个突变体的活性比起其他突变体来说特别强,经过测试后发现,当这个DCK突变体和抗癌药物结合起来的时候,只需要以前的1/300的剂量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项研究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好处,首先可以在提高药物功效的同时降低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其次这种方案减少了一些以前繁琐的治疗步骤,最后它证明了“自己”是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对抗癌症的方式。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还能生成各种不同的突变体来对抗我们人类面临的各种顽症,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向。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