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饱就睡易得吸入性肺炎

和讯网 4129 2012-11-06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发布的秋冬季疾病预防提示,目前上海逐渐进入深秋至冬季的季节转换期,早晚温差大,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而老人与儿童因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更加容易发病。专家提醒,市民应注意感冒、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老年人千万不要吃饱就睡,否则容易患上吸入性肺炎。

  温差大、雾霾天诱发呼吸道疾病

  记者从本市各大医院获悉,最近一周以来呼吸科门诊的患者骤增。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科主任梁永杰教授向记者表示:“人数与上周相比,增幅超过了两成,感冒、老慢支复发、哮喘等病人显著增多。 ”

  梁教授说,最近上海逐渐进入深秋至冬季的季节转换期,早晚温差大,忽冷忽热,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所以,一些呼吸道疾病、老慢支、哮喘病人,特别是年纪较大的病人常常因为体质相对较弱而容易发生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

  据市疾控中心发布的预警,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伴有流涕、咳嗽等症状,体弱、多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市民应该多加提防。

  此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俞康龙指出,雾霾天气也会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会。据了解,目前申城已经进入秋冬“多雾季”,同时也是空气质量高污染期。而大雾天气中的细菌、过敏原等有害物质含量高,更加容易诱发或加重哮喘、鼻炎、咽喉炎等疾病。

  老年人吃饱就睡易患吸入性肺炎

  年逾古稀的王老伯有个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就是吃过午饭后马上午睡。前些日子,他饭后又感到了困乏,便立即睡下。不料还不到半小时,他就喉咙里呼呼作响,接着发生呛咳,呕吐出大量食物。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医院,确诊吸入性肺炎,经过几天治疗,老人才转危为安。

  据了解,吸入性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常发生在睡眠中。这是因为老年人吞咽功能下降,反应比较迟钝,刚吃过饭就睡觉,食物反流进入肺部的可能性增加。如果带有胃酸的食物反流到肺部,肺就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甚至造成窒息。

  俞康龙建议,老年人要改变吃饱就睡的习惯,能坐就尽量坐着。对于那些长期因病卧床的老人也不要一直平躺在床上,可尝试坐坐轮椅或者采用高坡卧位或者侧卧,以避免分泌物倒流进入气管及支气管内。

  俞康龙还表示,口腔和咽部分泌物中的某些致病菌也是老年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最好每日刷牙3次,每次饭后要漱口。

  外出戴好口罩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那么在目前这个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市民该如何进行预防呢?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学教授表示,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天气,减少外出是关键。如果在家最好开启空气净化器;开车人士尽量少开窗户,可以开空调来流通空气;至于必须前往空气质量较差地区的人,还应戴上口罩远离颗粒物。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科主任胡家瑜建议,市民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俞康龙也特别强调,老人与小孩抵抗力较弱,所以应尽量减少前往医院探视病人的举动。此外,胡家瑜指出,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衣服被褥,注意卫生。患有慢性病、体弱和老人等可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进行预防。而一旦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对于有些市民一感冒就使用抗生素的做法,华山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朱会耕教授表示,在感冒初期应注意多饮水、休息,并且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抗生素药。考虑到大雾阴霾天气现象一般出现在早晨,朱会耕教授建议有晨练习惯的人也最好不要太早晨练,可选择在下午和黄昏时进行户外锻炼。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