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增速最快肿瘤

新民网 4105 2012-12-19

      本周是“2012年天津市淋巴瘤防治宣传周”。本市肿瘤医院中美淋巴瘤诊治中心王华庆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上升较快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北京市肿瘤登记处近些年登记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2011年,淋巴瘤发病已经从十万分之四点三上升至十万分之九点七,是上升速度最快的肿瘤疾病。肿瘤专家们认为这个数据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大量数据还表明,我国淋巴瘤发病年龄已呈现双峰态势,即15岁至25岁和55岁以上年龄组两个高峰阶段,近年来,在本市肿瘤医院25岁左右的年轻大学生患者已经非常多见。

  王华庆说,尽管淋巴瘤发病增幅很快,但国人对该病的认识还很少,一些名人比如著名主持人罗京、漫画家熊顿的逝世让人们开始了解淋巴瘤。他提醒市民,一旦发现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有无痛性不活动肿块应及时到医院排查,如果确诊淋巴瘤,一定要重视首次治疗,要请专业医生坚持实施规范疗法,这对控制疾病的发展并治愈该病至关重要。

  不良工作生活状态能致病

  防病需远离辐射装修污染

  王华庆说,近年来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快速上升,在男性癌瘤中已从第11位上升至第9位,在女性癌瘤中则从第13位上升至第10位,成为人群前10位高发癌瘤。我国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并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城市人群增幅高于偏远地区。这不仅因为城市的疾病诊断水平较高,也与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相关,装修、经常染发、长期处于电磁辐射环境、大气污染增多,精神持续高度紧张、熬夜等都是淋巴瘤的致病因素。王华庆建议人们预防淋巴瘤要学会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尽量不染发,装修好的新房要延长通风时间,装修材料选择国家认证的环保材料等;打手机使用耳机,别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远离微波炉;合理搭配饮食,不要吃腌制霉变食物以增加自身免疫力。

  颈部腋窝无痛肿块需警惕

  皮肤乳腺胃都能长淋巴瘤

  王华庆说,淋巴瘤是较容易早期发现的肿瘤,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按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治疗无效时要高度警惕,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此时,淋巴瘤尚在浅表淋巴结,用手就可摸到肿块。这种肿块不痛不痒、逐渐增大、有韧性且可活动。当肿块继续增大时,可互相融合成较大团块,甚至还会侵犯皮肤,出现破溃难愈。有些患者还会伴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以及盗汗、皮痒、消瘦等症状。

  “需要重视的是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其他淋巴组织,而人体淋巴系统遍布全身,只要有血管处就有淋巴管,因此淋巴瘤可表现在身体任何部位,这也使它成为全身肿瘤里面诊断起来最为复杂的肿瘤疾病。”王华庆说。淋巴瘤不仅仅会发生在脖子、腋窝、髂窝等淋巴结位置,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例如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甲状腺、乳腺、肝脾、睾丸等部位都会“隐匿”淋巴瘤,可导致咳嗽、胸痛、腹痛、排尿困难、肾绞痛、头痛等多种相关症状,其中一半左右的结外淋巴瘤长在胃肠部位,这些肿瘤容易被误诊为相应组织器官的肿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对于这类淋巴瘤,患者往往首先到各相关科室就诊,有的会被误诊、漏诊。因此当身体某个部位有肿物,患者一定要选择能进行活检病理诊断的大医院治疗。因为目前没有淋巴瘤的特异性标志物,只有通过肿瘤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得以确诊。

  淋巴瘤坚持治疗可以治愈

  第一年必须每三个月复查

  王华庆说,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新药物新技术的出现,淋巴瘤的治疗目标已不再是缓解症状,而是获得治愈。现在经过正规治疗约60%以上的病人包括一些中晚期病人都可以获得临床治愈,但前提有三个。

  一是请专业医生规范治疗。目前接受规范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在所有淋巴瘤患者中所占比例不足40%,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有病乱投医、道听途说用偏方,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二是准确分型和成功的首次治疗。淋巴瘤分为霍奇金和非霍奇金两大类。在亚洲地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率远高于霍奇金氏病,大约为9: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约3成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相比起其他类型淋巴瘤,这类肿瘤进展比较快,恶性程度比较高,可在半年到一年内迅速进展,即使这类患者如果能在首次治疗后有效抑制肿瘤,其未来获得治愈的可能性也很大;三是患者坚持治疗6至8个疗程并定期复查。淋巴瘤患者完成所有治疗后处于缓解期(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3年以上每年应复查一次。同时接受专业的康复指导,才能早发现复发和转移情况,达到二次根治。

  王华庆说,坚持治疗是目前最令医生头痛的问题,大多数病人只能坚持治疗4个疗程左右。淋巴瘤在发病前5年极易复发,有些患者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错,误以为治愈便不及时到医院复查,直至疾病复发,此时会加大治疗难度。患者能否坚持治疗,医院的定期随访也非常重要,本市肿瘤医院建立了完善的患者随访制度,能对70%以上的淋巴瘤患者跟踪随访,帮助他们实现坚持治疗。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