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完成全国首例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手术
重病各种折腾 半年靠吗啡度日
家住苏坡桥附近的彭登发今年51岁,平日靠拉人力三轮车为生。闲下来时喜欢用抽烟、喝酒来放松:每天一包烟,中午、晚上分别半斤酒。2004年,彭登发被怀疑患上“胰腺癌”,治疗效果一直不太好。因为胰腺功能一天不如一天,近半年来,疼痛越发厉害,只能靠注射吗啡、杜冷丁之类的药物来止痛。
11专家合作9小时 帮他给胰岛“搬家”
近日,彭登发全面检查后被诊断为“慢性严重萎缩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省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细胞移植中心主任黄孝伦称,疼痛是因为常年的胰腺炎症问题,同时又导致患者的胰管发生狭窄、阻塞,导致消化酶等无法正常流通帮助消化,致使其出现营养不良。
经过讨论和评估,医生决定对他实施“胰腺大部分切除(>90%)、自体胰岛细胞经门静脉移植术”。昨日上午9时许,11位相关专家联手,为彭登发进行手术,下午6时,手术成功完成。因为细胞来自于自体,患者术后无需再服用抗排异药物,整个手术费用约4—5万元。
手术科普
胰岛细胞好比种子,新型手术就是在切除的病变胰腺里提取出可用的胰岛细胞,再将其安放在肝脏发挥作用。此方式在国外应用已有20多年历史。因细胞分离难度很大,一旦提取失败,整个手术就报废,目前国内仅有三家医院具有这项技术。传统的方法是对病变的胰腺“一刀切”,好坏一起丢,患者会因为失去胰腺继发糖尿病。
第一步:切除胰腺
将患者90%的病变胰腺进行切除,剩余10%的有用部分保留,然后进行清理以保证它继续发挥消化等作用,避免日后因为完全失去胰腺而影响患者本身脂肪代谢等问题。因为常年的炎症、水肿,彭登发的胰腺与周遭的胃、十二指肠、脾等发生严重粘连,只能慢慢分离,经过5个小时才完整切除。
第二步:打包搬家
切除的胰腺先要进行灌注,然后转送到层流室里提取胰岛细胞。医生借助仪器,对分离出来的胰岛细胞进行纯化及鉴定。胰岛细胞只占到整个胰腺体积的1%,一个细胞直径是50—100微米,需借助显微技术提取,且必须保持其结构和生物功能的完整性。
第三步:乔迁新居
通过搭建的“导管通道”,处理后的胰岛细胞经过门静脉,最终落脚到肝脏。因为人体内肝脏供血充足,且离主干血管近,可方便在此“落户”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血管,起到稳定血糖的作用。
小贴士:该手术适用于经过半年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胰腺炎患者,且需要提前鉴定胰岛细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