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第四届国际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成效颇丰
3月8日-9日,第四届国际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在海沧召开,参会的国内外嘉宾为历年来人数最多。这是国内外体外诊断惟一一个高端论坛。事实上,这已经是海沧区自去年底以来举办的第三次生物医药相关盛会。
去年12月,海沧举办了全省首个国家“千人计划”峰会,创下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新药创制分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人数最多“三个之最”。上个月,美国药物信息协会(DIA)海沧会议召开,21位世界级药物研发、生产的“国宝级”生物医药专家相聚于此,为海沧生物医药产业“把脉问诊”。
短短几个月内,如此重量级盛会不约而同选择海沧举办,绝非偶然,凸显的是海沧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产业环境,折射的是海沧区委、区政府上下的诚意和用心。
产业合作 参会客商落户意愿强烈
此次国际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不仅专家云集,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共同探讨实质性的产业合作。
从这次参会人员看,有来自欧美的全球知名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生产企业,包括意大利的索灵集团、美国的西格诺集团、美国雅培等;有国内知名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生产企业,比如深圳迈瑞公司、海沧本土的艾德生物、英科新创等;还有一批快速成长的体外诊断领域的公司和主流生物科技园区,以及国内外专业研究机构和知名基金投资机构。
“我们前期在中国市场以销售为主,现在逐步考虑在中国转入本地化生产,希望与海沧有合作的机会。”赛沛中国中国区总裁何立峰说,海沧生物制药量不大,但是技术不错,更有厦大科研机构的人才支持,愿意在美国与海沧之间牵线搭桥,促成进一步的合作。
本次参会的几家台湾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积极与海沧对接,表达落户海沧的强烈意愿。而他们看中的,正是海沧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好巢自有凤来栖。海沧区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良好的体外诊断产业基础以及不断加强服务企业力度,让海沧在生物医药产业彰显无穷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青睐。
重金扶持 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
“一张小小的化验单往往决定着患者能否得到合理的治疗,IVD(体外诊断)产业已经成为生物医药市场中最具潜力、发展最快的领域。”与会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审评三处处长安娟娟如是说。
参会客商看重的正是海沧在体外诊断这块的产业基础。海沧将生物与新医药列为优先发展的科技型先导产业,特别针对体外诊断新药创制方面,有非常个性化、大力度的扶持。比如对落户海沧区、进入临床Ⅰ、Ⅱ、Ⅲ期研究的新药创制项目,在各研究阶段,分别给予50 万元经费扶持,进入产业化阶段后再给予100 万元扶持;对新核准的产业化项目,给予100 万元的资金扶持;对取得批准证书并在海沧区开展生产的诊断试剂产品,每个品种给予50 万元资金扶持;对诊断试剂与仪器一体化的诊断设备产业化项目,给予100 万元的资金扶持。
很多客商说,在全国其他地方,没有看到一个区有这么大手笔的投入。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副总裁钟要齐说,在发展体外诊断产业方面,海沧区有财力也舍得投入,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实实在在,对发展中企业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目前,海沧生物医药产值占了厦门一半、全省四分之一,英科新创、艾德生物、安利普、优迈科等一批发展势头强劲、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已经落户海沧。政府从租金补助、研发创新扶持、建设配套扶持、经营贡献奖励等方面出台政策,给予入驻的生物与新医药企业和机构更多的扶持和服务配套。
人才基础 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平方公里的“厦门生物医药港”,诞生了一个又一个高科技含量的瑰宝。厦门万泰沧海公司继成功研发世界首支戊肝疫苗并上市后,又成功研发了宫颈癌疫苗等高新技术产品;厦门特宝公司目前已研制成功十三个新药品种,其中五个是国家一类新药,已获得三个新药证书;厦门艾德生物已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研发成功的20余种肿瘤个体化诊疗产品已远销20个国家和地区。
海沧区将目光锁定在“高精尖”,这意味着不可估量的后续发展潜力。人才的保障在此显得尤为重要。厦门市以海沧区为核心建立厦门生物医药港,目前,全市已设立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2家、省级工程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13家、市级研发中心34家;拥有院士4位、入选千人计划9人、长江学者3人、博士生导师127人、教授185人,组成了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主力军,形成了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
海沧依托厦门现有高等院校的资源,以校地共建等方式,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研基础。围绕生物医药产业,海沧搭建7大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中有2个和体外诊断息息相关。闽台诊断产品创新创业平台和厦门体外诊断仪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都是国家级科研平台,借由这些平台的启动器和孵化器作用,项目落户海沧可以获得更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周期比较长,投入比较大,资金密集型,人才和技术密集型,所以,围绕生物医药发展的要素,我们从多种渠道努力,创造更好的氛围和发展环境。”海沧区相关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