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途径科学诊断肿瘤 防止癌症误诊
“癌症猛于虎”。由于对癌症缺乏正确认识,一些患者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得知病情后,会产生心理应激障碍,使身体的免疫功能、内分泌、神经功能以及各脏器功能出现紊乱,加速死亡的发生。
“癌症的致病机制复杂,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以及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患者发现身体异常后,千万不能单凭一张CT片、化验单就给自已戴上‘癌症’的帽子。一个集肿瘤部位、性质、分期为一体的诊断,才是对恶性肿瘤完整、科学的诊断。” 欧阳学农说。
记者从福州总院肿瘤科了解到,肿瘤的科学诊断,首先是明确体内或体表肿块的性质,目前诊断癌症主要有“问、验、照、窥、检、测”六种途径――
1、“问”:医生结合病史例行详细询问,寻找可疑症状,如:不明原因发热;进久治不愈的干咳、痰中带血或声音嘶哑;反复鼻塞及鼻出血;长期消化道溃疡疼痛节律改变;痣或疣出现明显变化等等。同时进行详细认真的体格检查,发现阳性体征,如淋巴结肿大、体表肿块、腹部包块等,对病情进行科学推断;
2、“验”:在详细询问其病史后,开据相应的检查、检验项目,进行常规检验及生化分析;
3、“照”:运用影象学手段,包括X线、B超、CT、MRI、ECT、各种造影,明确肿块的性质、部位;最新的影像设备PET-CT,从功能和部位上肿块进行判断,是帮助明确肿瘤诊断及分期的重要方法。
4、“窥”:运用内窥镜检查,包括电子胃镜、纤维结肠镜、纤维支气管镜、膀胱镜等检查,直接发现肿块,明确肿块的形态、部位;
5、“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确诊最有力、最黄金的标准,常被称为患者的“终审法官”,包括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及组织活检。包括各种手术切除标本、抽吸的体液及各种分泌物等。
6、“测”: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CEA、CA125、CA199、AFU、AFP、EB病毒抗体等。
“癌症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并不可怕,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慢性病,并非不治之症。”欧阳学农说,肿瘤很难用单一的治疗方式治愈,需要将现代的新技术与化疗、放疗、传统的中医等结合起来。
专家建议肿瘤病人适当运动,使人血液循环加快,吸氧量增多,通过体力气体交换,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延长生命。运动还能锻炼意志,有效改善人的情绪,消除忧郁和烦恼,增强战胜肿瘤的信心和毅力,在心理上减轻人体免疫系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