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鼻咽拭子(H7N9) 5小时内出结果

新浪 4098 2013-04-07

      我省未发现感染H7N9病例

  昨日,记者来到四川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室,门口亮着的红灯,表示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工作。就在刚刚,从成都市疾控中心送来的3个H7N9疑似感染者的样本抵达实验室,在这里,样本将接受严格程序的实验室确诊检测。

  截至昨日,四川省未发现有人感染H7N9的病例。

  一、进行核酸检测,即采用RP-PCR方法对H7N9的特异性核酸进行检测二、对样本进行H7N9病毒分离检查,直接获取毒株

  截至昨日 共检测4个样本

  昨日,清明小长假第二天,但省疾控微生物检验室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下午时分,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接到省疾控中心应急办打来的电话,3个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样本即将送往检验所进行排查。

  这三位病人均出现了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并伴随有肺炎等症状,在排除了季节性流感之后,符合纳入H7N9疑似病例的监测范围。

  接到消息后,应急值班工作人员立即赶到实验室,从接到消息到最终抵达实验室,前后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下午时分,随着一辆白色的救护车缓缓驶入省疾控中心,样本运抵省疾控中心,两位工作人员接过装有样本的白色专用运输箱,立即对样本进行检测。

  记者从微生物检验所专家处了解到,目前微生物实验室总共接到了4个检测样本。

  快速检测 3-5小时出结果

  流感病毒实验室位于实验室的尽头,写着“生物危害”字样的黄色提醒标示,分外醒目。

  一台生物安全柜前,戴着蓝色口罩和防护帽的工作人员,对送来的样品进行分装,做好核酸检验前的处理工作。

  分装好的样品被装在一个个白色小格里,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专家介绍,目前,对送检样本进行H7N9检测的方法共有两种,一种是进行核酸检测,即采用RT-PCR方法对H7N9的特异性核酸进行检测;还有一种就是对样本进行H7N9病毒分离鉴定,直接获取毒株。“核酸检测快速准确,是现在实验室采用的主要检验方法。”专家说,H7N9特异性核酸检验耗时短,从完成样本处理到最后获取检测结果,进行确诊,整个过程在3-5个小时内完成,可实现对病毒的快速诊断。

  昨日晚上,记者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3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了感染H7N9病毒的风险。截至昨日,四川未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

  样本采样

  采集病人的鼻咽拭子

  目前用于H7N9检测的样本,主要是病人的鼻咽拭子。

  采集鼻拭子时,病人头部尽量保持不动,将聚酯纤维头拭子轻轻转动,缓缓插入病人鼻孔至颚部,停留数秒吸取分泌物,轻轻旋转取出拭子,置于采样管,折断手接触部位的塑料柄,使拭子浸泡至采样液中,旋紧管盖。

  采集咽拭子时,提醒病人放松,发“啊”声,用压舌板压住病人舌前2/3,聚酯纤维头拭子适度用力多次抹擦悬雍垂(腭垂或小舌)后部咽后壁以及双侧扁桃体,避免触及舌部,取出后置于采样管,折断手接触部位的塑料柄,使拭子浸泡至采样液中,旋紧管盖。

  运输过程

  密封、冷藏保存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密封冷冻,保证样品安全,不发生丢失、外漏等现象,以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专家表示,提取的样品需进行密封,一般置于专门的运输箱中进行冷藏保存,温度在4℃~8℃之间。

  据悉,高致病性病毒的运输需要获得准运证,保障运输安全的工作人员需在进行相关考核后,才能持证上岗。

  隔离管理

  疑似病人流行学调查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并进行流行性学调查,搜集病人发病前的信息,了解病人最近7天的生产生活情况,比如,是否与H7N9禽流感病毒可能的传染源有过亲密接触,或者是否去过上海、江苏等疫情发生地区等。

  测试试剂

  拇指大小的身体包含引物和探针

  作为检测环节的一环,4月3日抵达成都的H7N9测试试剂也在昨日的检查中揭开神秘面纱:食指大小的密封透明试管,包含了针对H7N9特异性核酸片段的引物和探针。这些试剂被放在专用试剂盒中,置于试剂专用冰箱里冷藏保存。

  据悉,首批抵达四川的检测试剂可满足400—500份样本的检测检查,此外,根据各省需求,检测试剂可随时进行补充,完全可以满足四川地区的需求。

  工作人员用加样枪,小心翼翼地从引物和探针管内抽取H7N9检测试剂,缓缓地注入旁边两个相邻的小管中,加入经处理的样本液和辅助试剂后,工作人员又将其放入检测仪内,对特异性核酸片段进行扩增,检测结果将以曲线图的形式,从与检测仪连接的电脑上显示出来。根据显示结果,工作人员可判断样品中H7N9病毒是否呈阳性。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