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治疗
(一)综合治疗
乳腺癌综合治疗是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整体考虑,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治疗模式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是以前瞻性大规模随机试验为依据的。医疗实践已证实了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方向,也是乳腺癌治疗成败的关键。
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相应治疗方案:
? 小叶原位癌:三苯氧胺治疗5年,降低风险;亦可采用乳腺单纯切除术。
? 导管原位癌:全乳切除或局部扩大切除+放疗
? 浸润性乳腺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或保乳手术+放化疗
(二)外科手术
乳腺癌切除乳房手术:国内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少数医生还在沿用Halsted传统根治术,该术式手术创伤大,未提高生存率,国外已废弃。切除乳房手术还有不清扫腋窝淋巴结的单纯乳房切除术。
乳腺癌保乳手术:严格掌握保乳手术适应症(肿瘤大小、部位、多灶多中心及年龄问题),实施保乳手术的医疗单位应具备:保乳手术切缘的组织学检查设备与技术,保证切缘阴性;保乳术后放疗的设备与技术。否则转上级医院。
1.保乳手术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1)单发病灶或局灶性微小钙化灶(活检证实为癌)。
(2)肿块 <3cm(对于3~5cm者,如能获得足够的安全切缘和较好的美容效果,也可考虑保乳手术,或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酌情)。
(3)病灶位于乳晕区以外的部位。
(4)中央型病灶若乳头乳晕复合体受侵,保乳时应将乳头乳晕复合体一并切除,可利用肿瘤整形技术修复;若乳头乳晕复合体未受侵,可保留乳头乳晕,但必须保证切缘阴性。
(5)无胶原血管性疾病及胸壁/乳腺长期照射史。
(6)年轻不作为保乳手术的禁忌,但有研究结果显示≤35岁患者有相对高的复发和再发乳腺癌的风险,在选择保乳时,应向患者充分交待可能存在的风险。
(7)患者有保乳需求。
2.保乳手术的绝对禁忌症
(1)既往接受过乳腺或胸壁放疗。
(2)妊娠期患者。
(3)乳腺钼靶显示弥散性可疑或恶性微小钙化灶。
(4)病变广泛,不可能通过单一切口的局部切除就能达到切缘阴性,且不致影响美观。
(5)阳性病理切缘。
3.保乳手术的相对禁忌症
(1)累及皮肤的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是硬皮病和狼疮)。
(2)肿瘤>5cm。
(3)灶性阳性切缘。
4.乳腺癌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
(1)皮瓣下积血:乳腺癌根治术后可出现腋窝和锁骨下积血或形成血凝块,原因有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线松脱或电凝止血血凝块脱落,术后引流不畅等。一旦发生皮瓣下积血,可先试行粗针穿刺抽吸,若积血已形成血块导致穿刺失败,不及时处理还会继发感染。可拆除数针血肿附近的皮肤缝线,或选择血肿的最底部位切开,排除血肿与血凝块,放置负压引流。因皮瓣下积血极少数需二次手术止血。
(2)皮缘坏死:切口边缘的皮肤坏死,其原因为皮肤缝合时张力过大,切口边缘皮瓣带有较厚的脂肪组织,皮瓣下积血继发感染。乳腺癌根治术分离皮瓣要求在皮肤与浅筋膜之间进行,此种皮瓣的厚度相当于全厚皮片,若皮瓣下带有脂肪组织、积血、积液、继发感染,将皮瓣与胸壁隔离,势必造成皮瓣失去营养,不能建立血液循环而发生坏死。如皮肤坏死的范围较小或仅呈线状,待分界清楚后予以剪除,保持创面清洁,待其自行愈合。如皮肤坏死面积较大,应将坏死组织切除,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可移植中厚皮片。若创面已形成慢性溃疡或采用皮片移植失败,亦可考虑在溃疡附近转移皮瓣消除溃疡创面。
(3)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常见并发症,若未能得到及时处理时间长了还会形成包裹性积液。造成原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放置引流管位置不对,引流管堵塞,未达到持续负压引流。预防的方法为手术轻柔,止血彻底,缝合前充分吸净手术野中的所有液体,有效负压引流,亦可加压包扎。
(三)放疗
1、保乳手术后的患者需进一步放疗。
2、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适应症:
肿瘤>5cm和/或淋巴结转移≥4个
肿瘤<5cm, 淋巴结转移1-3个者也可以考虑放疗
(四)化疗
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
1、适应症
肿瘤直径>5cm; 对于患者有保乳要求的,肿瘤直径2-5cm。
2、方案
(1)低危患者
CMF × 6 (环磷酰胺/氨甲喋呤/氟尿嘧啶)
AC × 4 (多柔比星/环磷酰胺)
(2)有高危复发因素
AC × 6(多柔比星/环磷酰胺)
CAF × 6(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
(3)复发转移患者
CAF × 6周期(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
AT×4周期(多柔比星/紫杉类)
(五)辅助内分泌治疗
1、适用症:受体阳性患者。
2、药物及疗程:单用或联用他莫昔芬或/和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
编辑:范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