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治疗脂肪肝并不科学

和讯 4129 2013-06-13

       近日,23岁女孩谢金艳通过暴走方式治疗脂肪肝,欲捐肝救父的消息感动了无数人。受此激励,不少脂肪肝患者也准备通过暴走的方式甩掉脂肪肝。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脂肪肝门诊主治医师徐亮表示,合理运动可有效减少肝内脂肪沉积,但过度的激烈运动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加重病情。

  目前脂肪肝已呈低龄化趋势

  徐亮表示,脂肪肝患者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运动,最简便的参考数据是患者在一个月内体重减轻不应超过4公斤。如果运动量过大,体重减轻太快,患者体内的脂肪分解成大量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被运输到肝脏,肝脏在消化分解这些脂肪酸时负担过重,就会诱发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甚至是肝炎等。

  根据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脂肪肝门诊的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本市居民脂肪肝发病率在33%左右。脂肪肝患者中男性约占70%,女性约占30%;30至60岁中年患者约占71%,10至20岁青少年比例增加,约占18%,年龄最小的脂肪肝患者只有7岁。徐亮介绍,目前脂肪肝已出现低龄化趋势,尤其是倍受家长溺爱、营养过剩的小胖墩,脂肪肝发病率明显升高。

  生活突然变安逸诱发脂肪肝

  从脂肪肝门诊的接诊情况来看,新毕业的大学生以及新婚人士等生活方式突然变安逸的人群成为脂肪肝高发人群。徐亮表示:“大学生上学时食堂餐食荤素搭配合理,生活作息规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工作后,各种应酬增加,暴饮暴食,运动量减少,容易诱发脂肪肝。新婚人士也是如此。”总结起来,诱发脂肪肝包括六大危险因素: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晚饭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等;嗜酒;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精神萎靡,生活散漫;有肥胖相关疾病的家族史。

  脂肪肝的治疗需要三张处方

  虽然脂肪肝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如果细心观察,仍可感觉到它存在的“蛛丝马迹”,比如部分脂肪肝患者患病初期胃口特别好,面色红润,有的还又白又胖,这些假象造成了脂肪肝的隐蔽性。轻度脂肪肝也是有征兆的,譬如容易疲劳、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恶心、嗳气等。

  脂肪肝的治疗需要三张处方,即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和药物处方。徐亮强调,防治肥胖性脂肪肝,饮食、运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措施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大部分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即可康复,不需要用药。

  八种垃圾食品可导致脂肪肝

  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食用易导致脂肪肝;加工类肉制品易加重人体肝脏负担,另外含热量和氯化钠较多,可加速脂肪肝形成;饼干类食品香精色素较多,增加肝脏负担;汽水可乐类饮料含糖量高,易导致脂肪肝发生;各种雪糕及冰激凌含糖及奶油的量过高,容易引起血糖血脂升高,给肝脏增加负担;方便面含人造脂肪以及防腐剂、香精等,易导致脂肪肝形成;话梅、蜜饯类食品盐分、防腐剂、香精含量过高,易损肝;烧烤类食品易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