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银行 未来患者的福音?

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 4128 2013-06-20

       北京“生物银行”,以其丰富的病理资源,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顶尖的科学家、科研机构联手攻关。今年7月,美国癌症基金会将投资数千万美元,与首都医科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利用“生物银行”研发脑肿瘤新药。此前,发明“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的何大一博士,带领疫苗研究团队也与佑安医院“牵手”。世界知名的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与佑安医院建立联合肝病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也与“生物银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肝炎病毒耐药机制和肝癌早期诊断研究。
  
  “患者多,是压力,但北京有来自全国的病理资源,也是科研的优势。”张永红告诉记者。例如,在擅长传染病治疗的佑安医院,拥有世界上惟一的肝癌动态样本:同一名患者从慢性肝炎,到肝硬化,再到早期肝癌,最后到晚期肝癌,不同阶段的样本准确展示了病变的过程。
  
  冲着这些丰富的研究样本,曾经高傲的国外研究者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对于“生物银行”来说,病理组织就是优质资产;国外研究者则是“信贷对象”;银行资本的“利息”,则是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国内医院在联合攻关中,拥有专利申请第一人的优先权。目前,先期研究的论文已经发表在顶尖的《自然》科学杂志上。相关研究者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参与研制了全球八大艾滋病疫苗中的两种疫苗。
  
  “生物银行”,让全世界顶尖的医学机构“投资”北京,携手应对当今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十大疾病。未来,患者将从“生物银行”中,获得肿瘤、糖尿病、肝炎等疾病的新药、疫苗,而且治疗费用还能极大降低。
  
  未来,高质量、高水准的生物银行是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药物研发、临床诊治技术研发、健康(预测预防)研究与产业化的最重要环节、最宝贵资源,是功能基因组研究众多重要基因、蛋白等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应用到临床(分子诊断、分子分型与预测、预防及个性化治疗等)的重要保证。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