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肿瘤疫苗研发在深取得突破
丹尼斯·卡森
近日,深圳医学界和学术界迎来“重量级”外籍专家的加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丹尼斯·卡森教授获聘成为新成立的“深圳大学肿瘤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三院院士丹尼斯·卡森教授是世界著名肿瘤专家和免疫学家,拥有86项美国及国际发明专利,其论文被SCI 收录500余篇,他还是抗毛细胞白血病药品Cladribine的发明人。
如此有分量的国际医学界“明星”为何青睐中国最年轻的医学院?成立肿瘤研究中心,对深圳意味着什么?就这些问题,丹尼斯·卡森接受了本报专访。
深圳需要一个高水准的肿瘤研究中心
深圳特区报:您怎么看深圳大学医学院成立仅3年就设立了肿瘤研究中心?
丹尼斯·卡森:据我所知,2009年开始,恶性肿瘤一直高居深圳居民死因榜首,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但是,深圳肿瘤诊治资源却极其匮乏,而肿瘤的治疗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水平,所以深圳需要一个高水准、与国际接轨的肿瘤研究中心。深大医学院是深圳市唯一的医学院,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医学院,成立肿瘤研究中心是有远见的明智之举。
深圳特区报:肿瘤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丹尼斯·卡森:简单来说,我们的目标是,今后深圳市民不出这座城市就能得到较好的肿瘤治疗,而无需赴“北上广”甚至国外接受治疗。
致力实现肿瘤疫苗研发新突破
深圳特区报:在研究方面,你们希望实现怎样的突破?
丹尼斯·卡森:目前,肿瘤的研究方向呈现两个新趋势:一是肿瘤靶向治疗,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二是肿瘤疫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阻止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这两个领域在中国还未完全发展起来。我希望能在深圳大学实现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突破,尤其是后者,现在几乎是一个空白。我们正致力研发胃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疫苗。
深圳特区报:中国人与美国人在肿瘤发病率、治愈率等方面有何差别?对此您有没有特别的研究?
丹尼斯·卡森:有差别,但同大于异。中国人的传染病感染率较高,肿瘤大多与传染病有关,比如肝肿瘤、胃肿瘤等。
深圳特区报:对于普通民众预防肿瘤与癌症,您有何建议?
丹尼斯·卡森:首先,要有简单的生活方式,不要抽烟,不要滥用药物,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其次,每年做定期的检查。除此之外,人们还需要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政府要做好相关信息的宣传工作,提供多种渠道让公众得到最新的预防和治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