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你看懂了吗

如今,血常规已经成了去医院看病的第一道程序,不管是发烧感冒、上吐下泻,还是咽喉肿痛、孕期检查,都少不了抽血这个步骤。拿到化验单,大夫往往一眼就能看出究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贫血”而我们自己却往往一头雾水。那些令人不安的上下箭头间,到底隐藏着多少小秘密?
调查 血常规化验单,大部分患者看不懂
7月19日上午,记者在401医院血液化验窗口看到,不少患者在等着拿自己的血样检测 。“我肚子疼两天了,还有些拉肚子,刚才去门诊看病的时候,医生让我做个血常规检查。”张先生说 ,他今年30岁了,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右下腹疼得厉害,刚开始觉得扛一下就过去了,可是两天过去了,症状并没有减轻,于是就来到了医院。“我也不知道为啥,医生问完我的症状后,就让查血。”张先生说,他已经抽完血了,医生说等十分钟可以拿结果。
不久,窗口的工作人员便喊张先生拿化验单。“这上边的东西看不懂啊。”张先生看着化验单说,上边有二十多项,每一项后边都有个正常范围,上边并没有结论性的东西。
“我就知道白细胞高了是细菌感染,低了是病毒感染。”正准备抽血的刘女士说,她平时经常感冒,每次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都让化验血,之前她问过医生怎么看,医生就这样跟她说的,其他的那些她也不会看。
记者在抽血化验窗口随机采访了20名市民,有17名市民表示对血常规化验单一头雾水,每次检查完了都是让医生看看,自己看不懂,只有三名市民说他们会看白细胞的,其他的也不会看。
注意
血液指标反映很多疾病
“相对来说,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相对是比较稳定的,白细胞变化比较大。”401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禹华玮说,白细胞是急性时相反应指标,很多情况下都会影响到白细胞,所以在医院里几乎每个病人都要做的。像发烧、腹痛,白细胞就可能是升高的,阑尾炎的话白细胞总数会增高。白细胞低的话就会浑身没有力气,会影响体内很多情况。尽管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相对是比较稳定的,但是通过其形态学检查也能发现许多问题。“医院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查出多例疟疾,尤其现在出国回来人员较多。”
做完检查后要请医生诊断
每个患者的病情是不断变化的,有的时候也不能只根据化验单,市民做完检查后,还是要让医生看看,结合临床症状,尤其是孩子。记者在妇女儿童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儿童的血常规跟成人的不一样,而且病情变化更快,同一种病在不同的时期,血液的结果就可能不一样,所以做完血液检查后,一定要让医生看看,以免延误病情。
解析 重点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现在看病很多时候是在排队等着,有的时候到医院看病,医生没问几句就让去查血,查完之后还得回来排队让医生看,如果自己会看就好了,起码心里有点数。”记者采访时,市民崔女士说,“血常规的检查项目一共有24项,我们一般把这些分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三个系统。”禹华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