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科学家科研成果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

新浪 4122 2013-08-02

       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超过10万人,如何有效治疗宫颈癌成为科学家研究的方向。一种名叫CTCF 的蛋白能够促进核糖体R N A前体的转录,继而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变大和增殖。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利用反向思维取得了一项新的科研成果,通过降低CTCF 的水平同时加入其“竞争对手”浓缩素,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该科研成果由该院的姚红杰课题组与潘光锦课题组合作共同完成,于7月24日在线发表在美国权威期刊《生物化学》网站上http://www .ncbi.nlm.nih.gov/pubmed/23884423。

  据姚红杰博士介绍,宫颈癌是全球妇女常患的疾病中,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3大恶性肿瘤。2008年全球宫颈癌发病人数达52.98万,而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超过10万人。广东省妇联副主席丘瑞清曾表示,广东省宫颈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前在美国留学时,姚红杰博士一直以宫颈癌细胞为模型进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工作。2011年10月回国后,他在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继续进行如何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方面的科研工作。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促进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关键先生”CTCF 结合因子。这个含有11个高度保守的锌指结构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在特定条件下,会跟宫颈癌细胞的核糖体R N A在固定的位点进行结合,激活核糖体R N A的表达水平,并促进该肿瘤细胞的变大增殖。与此同时,另一种名叫“浓缩素”(Condensin)的蛋白物质,可以与CTCF 相互作用竞争“上岗”,结合到核糖体特定的DNA 位点上。科研人员于是想到了“双管齐下”,一方面降低CTCF 水平,另一方面同时表达浓缩素,从而降低rRNA 基因的转录和代谢,最后有效达到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姚博士在采访中表示,这一成果有望为延缓和治疗宫颈癌提供新思路,也为将来宫颈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前期的科研准备。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