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低血糖或是糖尿病信号
“三多一少”都出现的并不多陈伯这段时间觉得自己“消化功能太好”,即使上一顿吃得很多,但吃完两三个小时后,就开始有心慌、手抖甚至全身冒冷汗的症状。一开始他并没有很在意,以为是因为天热汗多,消耗量变大导致。但眼看这种状况一次又一次反复发生,他甚至曾因为低血糖而差点晕倒在路边,于是,在儿子的陪同下,他到医院进行检查,却被确诊为糖尿病!原来,他认为的低血糖并不是一般的低血糖,而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
大多数人都知道,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然而,典型症状非判断是否有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陈红梅副主任医师对新快报记者指出,“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都出现的并不多,有的患者甚至一个典型症状都没有,最后还是发现得了糖尿病。一些非典型症状包括体倦乏力、长期低血糖等。一般发生在糖尿病早期或前期,随着病情加重,症状会趋于典型。糖尿病低血糖与一般低血糖易混淆陈红梅告诉记者,低血糖不罕见,正常情况下,能量不够,消耗的糖分增多,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时,就发生了饥饿性低血糖,表现为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但糖尿病也会有低血糖表现。“由于糖尿病,糖分利用不了,血糖在血液里,无法进入细胞,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两者症状类似,但仔细分辨还是有区别的。“一般性低血糖多由于运动量突然增大或摄入量明显不足导致,顶多偶尔发生;但早期糖尿病患者常在第二餐餐前或餐后两到三个小时出现反应性低血糖,且这种情况会长期、反复出现。”陈红梅提醒,长期在餐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人切勿掉以轻心,应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五类人需要注意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直系家属有糖尿病的人);2.肥胖者和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反复早产难产的经产妇;4.有妊娠期糖尿病史者;5.屡发皮肤、泌尿系统感染者。这些人都属于糖尿病患病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这些高危人群,除了要注意身体上的变化,还应坚持每年一次验血糖,日常就要关注血糖指数的变化,对他们来说,血糖值轻微高于正常值就值得警惕了。
怀疑为糖尿病,如何确诊?
首先查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再结合OGTT 试验(又称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期及早诊断糖尿病。“病向浅中医”,糖尿病越早干预越好。在患病早期开始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急慢性并发症风险,还能延缓胰腺β 细胞(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功能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