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检验视界网 4214 2010-12-16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由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办的2010上海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于2010年10月8日-10日在上海光大国际大酒店顺利举行。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检验与临床结合,让医学更精彩’。为此,大会组委会准备了极为丰富和高水平的学术内容,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检验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学习的舞台。国内外着名的检验专家、临床专家级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共同在实践中就如何加强检验与临床的合作、推动检验医学的发展、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等进行了全面地讨论。

  根据演讲内容的不同,本次会议共分为特邀报告和临床免疫论坛、临床微生物论坛、实验室管理论坛、临床生化论坛、血液体液学检验论坛、分子微生物学检验论坛等几个专题报告部分,从真正意义上成为检验与临床结合的一次知识盛会。

 

   王红阳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的报告题目为《HCC的肿瘤标志物与目标》。王院士首先概括性介绍了肝癌在中国及世界上的发病情况和现有的治疗肝癌的几种方法。然后根据HCC早期诊断和治疗所遇到的困难性以及当代对疾病分子调控网络的研究情况,指出可将细胞信号网络的研究发现通过转换医学方法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并强调标志物和靶向研究是转换医学中最关键的因素。随后她依次讲解了当前HCC的生物标志物;HCC面临的新挑战;生物标志物和分子分级的作用;21世纪的系统生物学;寻找HCC生物标志物的方法;HCC新发现的标志物MXR7(GPC-3)在HCC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血清AFP、MXR7、CA19-9和AFU在162例患者中联合应用的结果分析;联合应用几种标志物诊断HPP的情况;肝癌和肝炎之间的关系;p28基因发现的背景、信号传递过程及其用于诊断HPP的机制。最后,王院士指出了转换医学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处理这些挑战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Alan Wu教授

  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化学和病理实验室主任Alan Wu向大家介绍了《肌钙蛋白低水平结果的管理》。Wu教授首先陈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ESC/ACC对AMI制定的标准和重新定义,并将肌钙蛋白与CK-MB进行比较,说明肌钙蛋白的优越性。随后他依次介绍了心脏肌钙蛋白和骨骼肌肉肌钙蛋白水平的不同;图形的形式向大家分析了心肌梗死中肌钙蛋白与CK-MB的情况;抗体选择对肌钙蛋白检测的影响;NACB有关肌钙蛋白的指南;一些列心脏肌钙蛋白(cTnI)检测的案例及其检测记分卡的设计;超敏肌钙蛋白(hsTnI)在伴有胸痛ED患者中的情况;无局部缺血但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几种状况;进行一系列肌钙蛋白检测的要求等等。最后,他介绍了有关心脏标志物床旁检测的各种问题。

 

   仲人前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检验科主任仲人前教授给出了有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实验研究》的报告。仲教授开始先介绍了三种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即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并重点介绍了PBC的诊断标准、诊断建议、国内外对PBC的研究、PBC每年的发病率以及应用M2自身抗原诊断PBC的相关内容,还通过具体数据突出强调了PBC的高发病率及对它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之后,他借助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向大家展示了PBC与HLA-A、HLA-B、LA-DRB1的相关性和PBC患者中DRB1*0701对临床特征的影响。在遗传易感基因研究部分,他详细讲解了PBC中抗原特异性T细胞、TRAIL、Tregs细胞和miRNA基因对诊断治疗的作用及有关的作用机制。最后,仲教授向对其进行研究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表示了感谢。

 

   Herbert A. Frische教授

  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科学院院士Herbert A. Frische教授的演讲是《肿瘤标志物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他首先指出当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癌症患者治疗和管理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开发新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将会加大当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作用,帮助我们为癌症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他概括性讲解了癌症诊断的驱动因素和癌症早期诊断对患者的作用。在癌症肿瘤标志物部分的介绍中,Firsche教授重点介绍了传统的肿瘤标志物——蛋白质和几种新的标志物对相应癌症诊断的价值意义,如基因DNA/RNA、循环肿瘤细胞预测预后因子和其他几种潜能的蛋白分析物。之后他提出新的肿瘤标志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临床意义、必须满足临床实验操作规范和财务目标、必须满足规则要求。最后,他得出的结论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