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脸与脚,能知心脏好不好

杭州网 4151 2013-08-22

       浙大一院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鸣提醒:脸色像婴儿红扑扑,腿脚浮肿,要留意心脏出问题。

名医名片:倪一鸣,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心脏病中心主任,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心肺移植组负责人。曾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金刀奖”,代表了我国心血管外科最高水平。

       “平时看着好好的一个人,突然间就倒下了。”人们通常如此感叹身边

发生的“猝死”。马季、谢晋、高秀敏……这些明星突然去世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浙大一院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鸣说,我国心脏病猝死的人数居世界之首,每年死于心脏骤停的超过50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连年递增。

       如何应对心脏疾病?本期钱报名医公开课上,倪一鸣教授提醒公众留意心脏病突袭前的“信号”,避免猝死悲剧的发生。

       坐着不动都气急

       那就要去医院查查心功能

       倪一鸣说,心脏功能好不好,普通人是可以自己感觉到的。如果你在安静的时候,喘气却很急,这时就需要去检查了。倪一鸣说,关于气急可分为四级,级数从轻到重,第一级是做比较重的体力活时感觉到气急,第二级是上楼气急,第三级是安静的时候气急,最重的是坐着不动都气急。

       活动后的气急是判断心功能的最重要指标。另外,判断心功能,也可根据人们的步行试验。

       举例来说,你可以走路走6分钟,然后根据自己所步行的距离来判断自己的心功能。如果小于150米,则是属于重度的心功能不全。范围在150米到425米之间,则是中度心功能不全。大于425米而小于550米,则是属于轻度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人,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心脏病早期信号

       “察言观色”就知道

       倪一鸣教授说,心脏病发作有早期信号,通过“察言观色”就可以了解。

       除了人们常见熟知的心悸、心前区疼痛两个症状外,要学会留意其他先兆症状。

       首先看脸色:脸色常常像婴儿一样红扑扑的人,需要注意心脏方面的健康状况;脸色呈暗红色,这往往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

       其次看下肢,如果有浮肿,也可能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

       如果发现自己心脏不太好了,除了去医院看病,还应少酒禁烟。做任何活动,最好都在充足睡眠之后进行,活动量以不感觉劳累为宜。

       心脏最常见的问题

       是“大门”关不上了

       心脏每时每刻向全身输送血液。心脏瓣膜,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及心室与连接心室的血管之间,充当了大门的作用。它一开一合,保证血液向一个

方向流动。

      心脏出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这扇门,导致血流减少,减缓,甚至流向反了,十分危险。

       一个好的心脏外科医生,就是要熟练地修复这扇门,或是换上个新门——置换瓣膜。

       倪一鸣说,现在有机械瓣和生物瓣两种。患者与家属十之八九要问如何选择。其实谁好谁坏,因人而异,难分千秋。

       生物瓣是源于同种(人类)或异种(猪或牛)的生物瓣膜,它的优点是无需长期服药、出血风险小、无噪音。但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供使用年限较短,只有15到20年,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一般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

       机械瓣是由碳材料、金属及人造织物制成。它结实,耐久性好,一般瓣膜可用200年。但由于是机械的,患者需终生服药(抗凝药),有出血和栓塞的风险,运行中还伴有噪音。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