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小感冒拖累“肾”健康

感冒会引发肾炎?并非危言耸听!“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患感冒的经历吧,一般吃点儿药、多饮水,注意休息,就好了”,在众多人看来,感冒是很不起眼的小病,更不会把它和肾炎联系到一起。对此,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杨洪娟给大家提个醒儿,小小的感冒也可能对身体最为重要的排泄和代谢调节器官— 肾脏造成伤害。当感冒后出现持续乏力或腰背酸痛、水肿、肉眼血尿时,应当警惕“肾炎”的发生,并及时就医,切莫乱用药。
青少年更易“中招”
在刚刚过去的伏天里,不少市民因为过度贪凉等原因而患上了感冒,11岁的小勇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时,孩子出现发烧咽痛,由于是低烧,并没有当回事儿,以为吃些药就好了,可几天过去了,病情仍没好转”,除了一直发低烧、感到疲惫无力,一连几天都不想吃东西外,小勇的眼睑还肿了起来,小便量出现了减少。
新出现的症状,让小勇的妈妈很是担心。她立即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这一查竟然发现感冒引起了肾炎,感冒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麻烦?难道是病毒跑到肾脏上去了?”“有人以为,肾炎是感冒的病毒跑到肾脏的结果。事实上,肾炎不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而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杨洪娟表示,感冒本身并不会导致肾炎,而是机体对感冒的反应导致了肾炎。
谈到具体的过程,专家解释道,一些感冒发生时,病毒侵入人体,机体识别这些外来物(医学上称为抗原/半抗原),动员防御体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情况下虽可以消灭外来抗原(细菌或病毒),但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也会随着血液循环运行到肾脏,沉积到肾组织,导致炎症细胞浸润,诱发炎症性反应,从而引起肾炎。从患者年龄结构来看,青少年更易“中招”。
从蛛丝马迹辨端倪
“感冒引起的肾炎有一些特点,患者如了解就可以早期自我发现”,据杨洪娟介绍,急性肾炎大都在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后1至2周发病,发病时表现为:
轻重不一的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等各种非特异性症状;
小便量减少,颜色深而混浊,继而出现肉眼血尿,但持续时间不长,数天后多转为镜下血尿;
绝大多数肾炎患者有蛋白尿,一般病后2~3周尿蛋白可转为少量或微量,2~3个月多消失,而持续性蛋白尿的出现则提示有转变为慢性肾炎的可能;
浮肿表现为面部、眼睑、双下肢;
部分患者的血压增高往往与水肿同时出现,但与水肿持续时间不完全一致,多在2周左右恢复正常。
专家表示,急性肾炎一般经数天到数周浮肿逐渐消退,小便中蛋白质和红细胞也减少直至消失。少数患者症状或小便检查未好转,持续一年以上,转变为慢性肾炎。特别要提醒的是,老年人患急性肾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早期感染史不明显,经常到出现贫血、水肿、呼吸困难时才就诊。而年轻人常常对感冒掉以轻心,症状不明显或即使发现异常亦认为休息一下就好,未能及时就医,而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合理应对:切莫乱用药
“当感冒后出现持续乏力或腰背酸痛、水肿、肉眼血尿时,应当警惕"肾炎"的发生,并及时就医”,杨洪娟提醒,有些人感冒就服用家里的“备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本身就可能会引起肾脏损伤,如果不加辨别,盲目服药,就可能造成肾脏损害,追悔莫及。因此,建议患者应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