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酶学实验室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酶学实验室年会”胜利召开
为了积极促进我国血清酶学检测的标准化工作,加快我国酶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2010年10月13日至17日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主办、南通市医学会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全国酶学实验室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酶学实验室年会在南通市金桥大酒店正式召开。本次会议特邀德国着名酶学专家Gerhard Schumann教授和国内酶学领域的着名专家杨振华教授以及其他专家、教授作大会报告或专题报告。主要内容为血清酶学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其进展,其中包括:临床酶学概况;血清酶学检测的标准化工作进展;中国检验医学参考体系的建立;相关血清酶参考方法最佳化的有关问题;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等等。
13日上午8:3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王惠民主持召开了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其中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的主要嘉宾有陈文祥教授、蒋志群教授、杨振华教授、陆少林教授、吕京教授、庄勤教授、马强教授等。卫生部临检中心陈文祥主任首先向大会致辞,对酶学实验室研讨会的再次召开表示祝贺,大大赞扬了杨振华教授在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对酶学测量不确定度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他指出,酶学参考实验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将此工作更有效地开展下去将采纳杨教授提出的有关成立一个专门学术小组专门研究酶学参考测量程序问题的建议,从而使其在检验行业中逐渐发挥最大的作用。最后,他对为本次大会作出积极支持的南通各位领导及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陈文祥主任致词
杨振华教授在开幕式发言中首先感谢临检中心对本次研讨会的支持以及国家认可委员会对酶学测量相关工作的支持。他指出五年之间在众多单位的支持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酶学测量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国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希望大家不断努力,与相关部门共同合作,使中国的参考测量标准能得到进一步发展,让更多实验室能够获得国际标准委的认可。此外,他向本次大会的赞助单位复兴诊断表示感谢,指出厂家对实验室发展将其更大的作用,本次会议也将是厂家实验室与参考实验室合作的开端;在众多厂家的支持下,中国的检验实验室会取得更大进步。最后,他向在座的领导及参会人员表示感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陆少林在开幕式发言中首先代表南通市医学会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界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全体会议参加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之后,他向大家概括地介绍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情况、检验科的发展经历和医院近来在国内获得的一系列科技成就。他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本次研讨会的机会,认真学习酶学参考测量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基础。最后,他预祝本次研讨会能取得圆满成功。
在随后的专家论坛中,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吕京教授、杨振华教授、德国专家Schumann教授、临检中心汪静、南通市附属医院检验科王惠民主任及沈蕾、航天医院检验科邵燕及其他各医院人员等针对酶学测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报告。
吕京教授
吕京教授在《我国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认可制度建设进展》中,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首先,他指出认可中心的工作目标是为我国医学检验的量值溯源提供保障,推动我国相关机构进入国际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网络,实现医学参考实验室的国际互认。医学参考实验室认要满足ISO/IEC 17205+ISO 15195的要求,同时加入医学参考实验室国际网络也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在我国医学参考实验室认可体系建设进展方面,他从医学参考实验室建设和认可体系建设两个内容进行了讲解,并介绍了认可规范文件的研究与制定以及认可有关程序文件。之后,他就中国如何应对医学检验相关产业和政策、如何构建我国医学参考测量体系、临床计量标准化委员会的作用、实验室能力建设、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参考测量实验室如何生存等问题的思考进行了描述。在最后的及酶学参考测量实验室认可要求讨论部分,吕京教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酶学参考测量领域的应用说明》中的最新修订内容及注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杨振华教授
杨振华教授作为测量不确定度方面的着名专家,就《测量不确定度的争论》的几个头脑风暴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争辩,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对涉及到的每一个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为什么参考实验室要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有无必要对酶学参考方法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制定详细导则(规定);我们评论的是测量程序的测量不确定度还是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