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多动症源自遗传的证据

生物谷 4634 2010-10-08

  导读:多动症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失调疾病之一。约3%-5%的儿童受此困扰。近日研究者发现导致此疾病的原因在于DNA的片段缺失或片段复制异常。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新基础。

  英国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其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某些片段缺失或异常复制。这是研究人员首次找到儿童多动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直接证据。

  英国加的夫大学的安妮塔·塔帕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选取了1400多名儿童,进行基因组图谱扫描。结果发现,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其DNA明显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出现“拷贝数变异”,即片段缺失或片段复制异常。

  塔帕尔说,他们的研究结果直接表明,多动症是一种遗传失调导致的疾病,从而导致多动症患儿的大脑与其他儿童的大脑发育存在差异。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障碍”的俗称,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失调疾病之一。这是一种儿童轻微脑功能失调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异常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但没有明显的智力障碍。据估计,约有3%至5%的儿童会受到多动症的困扰,其中男孩比例大于女孩。

  在此之前,多动症的病因在医学上一直没有得到确认。有研究者认为,多动症的病因可能与父母教养习惯有关,或者与儿童通过饮食摄入糖分过多等不良习惯有关。该病迄今尚无有效的治愈疗法,通常只能靠药物和行为矫正来控制症状。

  塔帕尔等人认为,在他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来有望研制出针对多动症的新药物,进而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