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看病时间”究竟靠不靠谱
的确,去看病前,几点检查最好、是否需要空腹、头一天需不需要控制饮食等看似简单的问题,常常会让很多人摸不到头脑。那么,“最佳看病时间”究竟靠不靠谱?掌握好看病时间能否让诊断更准确?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呼吸科、口腔科、心内科、妇科等多位专家,帮你详细分析。
抽血早晨8点前后最好?最好空腹时抽血
网上理论:不管是定期体检,还是肝功能检查、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等,都少不了抽空腹血做检测。空腹血是指清晨没有吃东西前,距前一餐约12至14小时所抽取的静脉血。假设你前一天晚上7点吃的饭,那早上7至9点抽的血都是合格的空腹血。此时,肠胃的消化和吸收活动基本“收工”,血液中各种成分比较恒定,测出来的数值能相对真实地反映机体变化。
专家观点:河北医大三院检验科主任武湘云认为,以上说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很多人在检查的前一天6~7点钟就吃完饭了,到第二天化验时已经过了10~12小时,这时候食物都消化得差不多了,就不会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抽血在8点前后最好,几点来查都可以。而且不是所有的抽血检查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有些检查项目受饮食因素的影响比较小,什么时候查都行,如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齐书英说,抽血检查是在空腹还是饭后,还得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考虑,比如血糖检查如果不是空腹,就不准确了。
不过,由于很多人分不清楚哪些需要空腹,哪些是饭后的。因此,还是建议空腹来做检查。”齐书英表示,检查前的几天之内,应该保证清淡饮食,而不仅仅是头一天晚上吃饭时注意。“曾经有位患者,检查前的晚上吃了涮羊肉,结果血脂特别高,这时候该不该给他用药就不好判断了。因此,大家在做血液检测前,尽量保证饮食清淡。另外,空腹的时间也不可过长,以免引起其他问题。”
血糖6时—7时最准?不一定非得6—7时
网上理论:相对来讲,内分泌系统疾病对就诊时间的要求最严格,拿最常见的糖尿病来说,在早上六七点钟测的空腹血糖,是相对最准确的。
专家观点:前边我们也提到了,空腹测血糖才准确,那是不是六七点钟测得最准确?武湘云认为,测血糖没有专门的时间限制,一般要求是空腹12个小时,这是最重要的检测标准,但这个数据也不是绝对的。“空腹时间和饮食的种类有关,比如晚上吃的是肉,肉属于蛋类脂肪,分解代谢相对比较慢;如果吃的是馒头一类的淀粉,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化了。因此,饮食种类不同,消化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而且人体是复杂的,有的人代谢比较慢,有的人就比较快。”
不过,诊断糖尿病的话,不仅要查空腹血糖,还要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近三个月的血糖水平)。另外,有的人还得测随机血糖。也就是说,不同时间,测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不是早晨测一次就完事了。
拔牙下午最不疼?疼不疼不分上下午
网上理论:研究发现,下午1至3点注射局部麻醉剂的有效时间比早晨和晚上高出3倍。而且在上午,人体对疼痛的反应更为敏感,因此建议尽可能在下午拔牙。
专家观点: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张聚华告诉记者,拔牙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上下午都可以,不过大多数患者确实是在下午拔。
“这倒不是因为下午拔牙不疼,也不是下午麻药时间长,”张聚华解释说,下午拔牙是因为拔牙后牙齿要保持静止,24小时至48小时内,不能刷牙,还要少说话。中午吃完饭后拔牙,晚上可以不吃饭,这样能促进血管的形成,防止血块脱落和感染。另外,下午拔牙后,晚上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发症也会减少。“在这两个因素都能保证的前提下,什么时候拔牙都可以。”
拔牙的并发症就是出血和血块脱落。因此,拔牙之后不要老漱口,有了分泌物可以咽下去,24小时以后才能漱口。而且饭后两个小时后才能够进食,还要尽量吃一些凉的、软的食物,比如说鸡蛋羹等。如果疼得厉害,可以把凉的东西放到面颊部,这样可以起到收缩血管、止血的作用。如果有发烧或发热等症状,可以用一些抗菌素,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拔牙时患者还要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在感冒等抵抗力低的情况下不建议拔牙。”张聚华说。
查哮喘上午效果最好?有一定道理
网上理论:哮喘的症状在上午最明显,因此早上就医的效果较好。如果得了肺炎等疾病,往往需要做痰液培养,早上第一口痰的数据最准确。
专家观点:河北医大三院副院长、呼吸科主任医师陈刚说,在说哮喘在一天之内什么时间就诊好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就医,“处于哮喘稳定期的患者,多不需要就医,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接触过敏原即可。需要及时就医的是:在原有治疗后无效的;频繁地接触过敏原,比如说油漆、炒菜等患者;运动过量或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突然加重者;还有就是什么原因都找不到,病情突然加重的等。”
“在一天的时间里,只要出现了上述情况就应及时就医,而不是考虑哪个时间点好。网上之所以说上午效果最好,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上午的发作频率高。”陈刚分析说,在一天当中,上午体内的激素水平比较高,发作的次数可能比其他时候多。另外,从其他角度来说,早晨就医有不少优点,如病人精力相对比较好,医生、专家都在等。
“至于留痰的问题,早上第一口痰数据最准确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陈刚解释说,拿住院的病人来说,早晨起来留痰是一个常规项目。呼吸了一晚上的室内空气,第一口痰相对来说感染菌多,而口腔内唾液中的污染菌可能要少。因此,这时候的检查数据相对来说比较准确。
不过,大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时间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留痰前要先漱口,最好是使用双氧水,而且要用力地咳出深处的痰液。
验尿:新鲜晨尿最佳?浓缩尿有利于发现问题
网上理论:尿常规检查留取的尿液标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容易提高检查出疾病的概率。
专家观点:武湘云介绍说,体内的尿液不及时排出,被膀胱壁将尿液里的水分吸收了,尿液就被浓缩,这样的尿液就是浓缩尿。“吃了饭、喝了水后,尿液经过代谢稀释后,有些疾病很有可能就检测不出来了。如果是浓缩尿的话,很有可能发现问题。因此,浓缩尿检出疾病的概率确实相对比较高,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就住院的病人来说,一般到晚上就不再吃喝了。但门诊的患者,不可能都能做到留取浓缩尿。其实,根据病情需要随时都可以留尿,并不是非得早晨留尿才行。而且如果这个患者有肾脏或泌尿系感染的情况,不管是早晨的还是下午的,尿液中都会有问题。因此,这种检查应该是随来随做。
看妇科:月经后的3—7天?得看具体的疾病类型
网上观点:阴道炎、宫颈炎、外阴炎等是常见妇科病,诊断时要取阴道涂片、宫颈刮片检查脱落细胞,这些检查都在月经干净后3至7天内做最好。这是因为当月经出血时,血细胞会影响细胞或细菌涂片的观察效果。
专家观点:“妇科疾病有很多,不是所有的都是在月经结束后的3至7天就诊。”王文立说,虽说妇科检查大多数要避开月经期,但妇科病比较复杂,不同的疾病就诊时间也不同,如感染性疾病(如阴道炎),一旦出现了痒、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只要不是在月经期内,而且48~72小时之内没有用过药,都可以进行相关检查;再如肌瘤类的疾病,如果单纯看瘤子的大小,基本上和月经期没有太大的关系;要看包块儿,则需要确诊是功能性的还是病理性的,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到7天检查最好;再以看出血情况为例,如检测卵泡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过程,就得等到月经过后的9~10天来就诊。
像做阴道涂片、宫颈刮片等,出血时确实会影响观察效果,过了月经期再检查就行,没必要非得等到结束后的3至7天。
查乳腺:月经开始后第10天?经期查乳腺有影响
网上理论:一般来说,在月经开始后第10天左右,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此时检查能更好地发现它的病变或异常。
专家观点:康伟明认为,在月经期间,雌激素的水平比较高,很多女性会出现乳腺胀痛、充血等症状,大多数人会有乳腺增生的情况,但随着激素的撤退,这种情况就会减退。因此,医生就不好判断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的增生了。“一般来说,月经过后的三到五天,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较小,这时候检查才能更好地发现疾病。”“另外,月经期间就诊,医生用手做诊断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有的患者会疼,会躲闪。虽然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还是建议晚一点再来。”李云涛认为,月经结束后的七天左右,才可以做乳腺检查,这时候乳腺增生才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其实我们担心最多的就是乳腺癌。而针对乳腺癌的检查,月经前和月经后不会有太大的不同,因为都已经形成肿块或钙化了,基本上仪器都能够发现。”
男科检查9至11点为宜?激素检查上午比较好
网上理论:目前临床上的“男性更年期”越来越常见,这是50岁以上男性最为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与睾酮的分泌减少有关。睾酮激素的检查以早上最准,所以一般建议9至11点做检查。
专家观点:庞书舰指出,对于男性的检查,主要就是看睾酮激素。“睾酮检查一般是上午抽血,8到11点都可以。”庞书舰说,没有严格规定说睾酮激素必须上午查,下午不能查,而且睾酮激素在一天之内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也没有最理想结果的标准值。庞书舰认为,上午查有一个好处就是,肾上腺会分泌三种激素(调节身体新陈代谢的),其中有一种是糖皮质激素。这种激素是有昼夜节律变化的,早上8点数值最高,午夜也就是零点时数值最低。因此,男科检查在早上查是比较好的。
而王亚轩却发表了不同的观点,“男性的激素检查,不是9点到11点为宜,而是8点到9点。因为激素有24小时的分泌周期,在这个时间段化验是最好的,出来的结果也是最准确的。如果下午查的话,结果肯定不准。”
查肠镜提前3天注意饮食?检查前得做清肠准备
网上理论:多数消化系统疾病都需要做空腹检查,如胃镜、腹部B超等,所以去看病时最好清晨不吃早饭、不喝水。怀疑结直肠癌需要做肠镜的,提前3至4天就要在饮食上做好准备,并服用清肠药。
专家观点:韩占波认为,做胃肠镜检查确实需要空腹,不吃饭也不能喝水。一般情况下需要空腹超过6小时,等胃腔内的食物都排空之后,才能做检查。“做这些检查前都要吃清肠药,如果不吃,粪便留在体内的话,是不行的,即使是拉肚子的患者,不吃清洁肠道药物的话,粪便也不会排得很干净。既然检查前要做清肠准备,所以没有必要提前那么多天就注意饮食了。不过,清淡饮食有助于食物消化。”
“另外,做胃、肠镜检查时,不能耐受的人可以喝少量的糖水,以免出现低血糖。”韩占波提醒说。
手术上午更安全?和手术时间无关
网上理论:有研究发现,相对来说,做手术的病人最容易在下午3~4点出现问题,而早上9点至中午最安全。研究同时发现,病人下午手术时更容易出现术后恶心、反胃等不良反应。美国外科医师学会杂志的研究还提示,尽量不要在周末做手术,此时致死率较高。
专家观点:陈刚院长认为,从人体的激素水平角度来看,上午的应激、耐受能力有可能比别的时候更强;从病人、医生的角度讲,病人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体力和精力会比较好,而且医护人员的精力也比较旺盛。从这些角度上来看,上午手术更安全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周末不能做手术”的观点有点无稽之谈。陈刚说,“这么多患者,不可能都安排到上午或者工作日做。另外,据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周末的致死率也不比平常高。”
除此之外,下午更容易出现并发症的说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术后出现恶心、反胃呕吐等并发症主要和药物过敏、剂量及术后护理等有关,还与患者的个体因素有关,如身体状况、耐受水平等。当然,这也和手术的类型有关,比如说做腹部手术出现恶心、呕吐的可能性就大,而做肢体手术,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就少。因此,手术好坏不存在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