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婴儿型Sandhoff 病家系的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

医学论坛网 4119 2013-12-16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对一例婴儿型Sandhoff病男婴及其家系的临床、基因与产前诊断研究,探讨本病的诊断产前诊断方法。研究指出,采用酶学与基因分析为一例婴儿型Sandhoff病明确诊断,并首次通过羊水细胞基因分析帮助患者家系的新生婴儿进行了产前诊断。该文发表在2013年第04期《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上。

      患儿男,生后易惊,易呛咳,8个月起精神运动倒退,无力,经功能训练等多种治疗无效,病情进行性加重。患儿于1岁4个月出现癫痫,1岁5个月时来院就诊,双侧眼底检查发现樱桃红斑,视神经萎缩,脑MRI示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异常信号,白质弥漫异常信号。考虑到神经节脑苷脂病的可能,进行了外周血白细胞溶酶体酶活性测定及相关基因分析。患儿母亲再孕18周时来院要求产前诊断,19周时通过羊水细胞基因分析进行胎儿产前诊断。

      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己糖胺酶A+B活性为0(正常对照41.9~135.1 nmol·h-1·mgprotein-1),严重缺陷,确诊为Sandhoff病。HEXB基因分析证实患儿存在两个突变,其中外显子14的c.1645G>A(p.G549R)为新突变,内含子7 c.IVS7-48T缺失为已知突变。目前患儿2岁3个月,进行性衰竭,频繁抽搐,失明,四肢及躯干张力增高。患儿母亲第2胎羊水细胞HEXB基因分析显示,胎儿未携带与先证者相同的致病突变,未患Sandhoff病,生后经脐带血白细胞己糖胺酶A+B活性正常,HEXB基因分析未见异常,为健康女婴,验证了产前诊断结果。

相关链接:http://www.journals.zju.edu.cn/med/CN/volumn/home.shtml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