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卢主任(左前一)在与科里医生分析讨论患者手术治疗方案。
【名医档案】卢伟,海军总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美国Dotter介入研究所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在肿瘤和血管病的微创治疗上造诣精深。主治肝癌、肺癌、胰腺癌、子宫肌瘤、静脉血栓性脉管炎、血管瘤、椎间盘突出、胆道梗阻、胃肠癌、主动脉瘤(夹层)、脑血管病(颈、颅内动脉瘤、狭窄)等。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60余篇。
12月初,患嗅母细胞瘤的马某来到海军总医院做定期检查,介入医学科主任卢伟仔细分析了患者的CT片后,发现原发部位的肿瘤物已完全消失,出现局部转移的病灶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马某曾是北京某电视台编导及主持人,刚40出头就患上癌症,先后在北京某医院接受了12次手术治疗,病情却未得到有效控制。去年11月,马某出现肿瘤复发并堵塞气管,生命垂危。无奈之下,患者家属找到海军总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卢伟。
卢主任仔细查看了患者的病情及以往的治疗病历,发现患者气管周围被肿瘤完全包围,随时有气道阻塞的风险。由于上腔静脉受到压迫,患者面部及右臂高度肿胀,右前胸壁及颈部可见一巨大暗紫色肿瘤物,且表面糜烂、溃破并感染,局部有恶臭。
卢主任认为该肿瘤恶性程度高、供血丰富、生长速度极快,单纯采用外科手术或放化疗均不能完全控制病情进展,可以考虑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达到缩小或控制肿瘤的目的。
术前,卢主任根据病灶的大小和范围情况为患者制订了详细治疗计划。手术采用经皮穿刺,用导管直接把药物和栓塞剂注射到肿瘤的组织血管里面,达到灭活肿瘤细胞,“饿死”肿瘤的目的。术后3天,患者气管内、气管周围的肿瘤基本消失,胸壁的肿瘤明显缩小,右上肢肿胀完全消失。20天后,患者用于维持生命的气管插管被拔出,能够正常生活。
手术半年后,患者气管前壁和锁骨下区出现局部转移,卢主任给患者进行了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使病情再一次得到良好控制。
“介入医学在人体中可以探幽入微、诊疗范围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让晚期肿瘤患者绝处逢生。”据卢主任介绍,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高效、安全、并发症少、恢复期短、可重复性强以及不破坏原来解剖结构等特点,使得有些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治愈或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