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常年霸占排行榜前茅的“百年老店”

网络 4161 2013-12-24

【导读】

       罗氏始创于1896年,在制药和诊断领域是世界领先的以研发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的健康医疗公司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罗氏对相关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果断出手进行并购,为罗氏成就今天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家百年企业,罗氏常年出现在各种企业排行榜的前列。

 

创始人与罗氏

 

       罗氏公司(Roche)的创始人Fritz Hoffmann(1868年-1920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的一个富有的犹太经商家庭。1895年,Fritz Hoffmann娶Adèle La Roche为妻。根据瑞士的惯用习俗,自那时起,Fritz Hoffmann常常被称为Fritz Hoffmann-La Roche,从这里可以看出罗氏公司(Roche)名称的由来。

 

       一般地,现在在介绍罗氏公司的起源时通常会把其成立的时间写为1896年,这也是罗氏官方的说法。但实际上,罗氏公司的历史可以再往前推两年。1894年,Fritz Hoffmann与Max Carl Traub成立一个叫做Hoffmann,. Traub & Co.的公司,主要生产少数几种药物与化学产物。Fritz Hoffmann的父亲是主要的出资人,而Traub则拥有一些专利。到1896年Traub离开了公司后,这家公司更名为F. Hoffmann-La Roche & Co.。

 

罗氏的发展历程

       F. Hoffmann-La Roche成立之初的主要业务是制药,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专业处方药、植物生化碱药物的提取和合成药。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叫Thiocold 的治咳嗽药和治疗心脏病的Digalen。

 

       20世纪初,公司开始向国外扩展业务,后来受到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1920年,Hoffmann 去世后,Emil Christoph Barell博士接管了公司并开始的国际业务的扩展。1929年,公司在美国新纳西州的纳特利开始建立制造和研究设施。30年代,公司的化学家们合成了维生素C,随后又合成了多种维生素。这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战后,公司开发的抗传染药Gantrisin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处方药之一。50—60年代,公司通过大力拓展国外市场和加快研究开发来促进公司的发展。公司在60年代初期推出的镇静剂Librium 和Valiun,使公司名声远扬。70年代,由于参与维生素的垄断而被课以罚款。此外,公司继续实行30年代以来的多样化经营。在此期间,公司先后增加了维生素和香水生产等业务。1984年4 月,公司实行结构改组计划,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市场占有率。同年6月,公司开发的Roferon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销售使用,从而成为公司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1987年,罗奇控股公司在美国注册成立。1989年,公司将Rotron Electronics公司卖给了BMW公司,并成立了罗奇持股有限公司。1990年,公司花了20多亿美元购买了Genentech公司60%的股份,引起轰动,标志着公司进入了生物技术领域。1991年,公司购买了尼古拉实验室,从而在欧洲的非处方药品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

 

       90年代后半期,公司进一步大举兼并,同时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新的产品。如1997年获得Corange公司,1999年完全拥有Genentech公司等等。新药方面如罗氏芬、罗荛素、氟铁龙、一平苏、美多芭、罗盖全、罗内、骁悉等。一些新药如赛尼可、希罗达、Herceptin、Tamiflu 等正处于计划生产阶段。

 

排行榜中的罗氏

作为一家百年企业,罗氏常年出现在各种企业排行榜的前列。

排行榜 名次 备注
2013全球企业2000强 93 制药业第5
2012制药公司市值排行榜 3
2013全球企业声誉排行榜 69 生物医药类第3
2012FT全球500强 29 生物医药类第4
外资药企中国投资排名榜 3
2012药企收入排行榜 3
2012年度生物制药公司研发投入20强 2
2012世界500强 192 制药业第4
2012诊断公司排行榜 1

 

罗氏的收购

下表为1990年代以来罗氏的并购不完全名单。

并购年份 并购公司 主要业务
1990 Genentech(占主要股份,2009年完全拥有) 生物技术
1990 Fritzsche, Dodge & Olcott 香料香精
1991 ABX SA 血液疾病诊断
1991 Laboratoires Nicholas SA 非处方药
1992 Fisons PLC公司的OTC药物业务 非处方药
1994 Syntex 医学产品
1997 Tastemaker 香料
1998 Corange Group
2000 AVL Medical Instruments 血液分析产品
2001 Chugai Pharmaceutical(大部分股权) 制药
2001 Amira Medical 糖尿病相关产品
2003 Disetronic 注射泵
2005 GlycArt Biotechnology 生物技术研究
2007 BioVeris 免疫化学
2007 NimbleGen DNA微阵列
2007 454 Life Sciences 测序仪
2007 Therapeutic Human Polyclonals 治疗性抗体
2008 Ventana Medical Systems 诊断学、组织病理学
2008 Mirus Bio 基因治疗
2008 Arius Research 抗体治疗
2010 BioImagene 医疗成像
2011 Anadys 丙肝药物
2011 Verum Diagnostica 血小板功能检测
2011 MTM实验室 体外诊断

 

罗氏的诺奖得主

 

       1987年,罗氏巴塞尔免疫研究所(BII)的Susumu Tonegawa(利根川进)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以表彰其在抗体遗传起源多样性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1984年,罗氏巴塞尔免疫研究所(BII)的Niels Kaj Jerne和Georges K?hler,以及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César Milstein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单克隆抗体领域所取得的研究发现。

 

 企业动态

罗氏在华首推联合开发 与歌礼生物尝试全新商业模式

       罗氏与中国本土的杭州歌礼生物合作,开发治疗丙肝的新药Danoprevir. 这是罗氏与中国制药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和销售新药的首次试水。这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上,这一合作模式将成为罗氏推出的新商业模式,并将在覆盖范围上逐步扩大至其他领域和本土公司。

 

罗氏:关闭应用科学部,专注下一代测序产品
       罗氏周二表示,它将在今年年底前解散应用科学业务部门,并将这一部门的产品与诊断业务部门的其他产品相整合。同时罗氏将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完全关注测序产品。该部门将负责实施从生命科学研究到临床诊断的测序策略,并发掘内部和外部的机会。

 

罗氏2012分子诊断业务收入增长7%
       罗氏(Roche)日前报道称其分子诊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7%,超过了公司诊断部门的整体增长。其诊断业务包括,与罗氏制药合作的超过200个正在进行的生物标志物和同伴诊断项目,以及与外部的制药公司新签订的12个协议。

 

罗氏诊断入选全美100家最佳就业公司
       罗氏诊断公司入选全美100家最佳就业公司(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入选理由是罗氏公司提供给员工优秀的健康保健方面的福利。

 

罗氏诊断推出新一代Elecsys 抗-HCV II检测试剂
       罗氏诊断新一代Elecsys 抗-HCV II检测为HCV抗体的检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HCV抗体,并实现了全自动检测,检测时间仅需18分钟,在目前同类产品中位列第一。

 

罗氏董事长表示不会再对Illumina发起竞购
       罗氏公司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Illumina对于罗氏来是“锦上添花”,而非“非有不可”,因此,罗氏在未来将不会再对Illumina发起竞购。

 

罗氏加强外部合作以提高在NGS市场的竞争力
       为了增强在下一代测序(NGS)的竞争力,罗氏与合作伙伴Precision System Science签署了一份排他性协议,由后者开发基于下一代测序平台的全自动微乳液PCR仪。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