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个病,跑了多家医院, 检查结果不尽相同,咋回事?
前段时间,张先生做了体检,查出问题一堆,肿瘤标志物CA724高了,甲状腺有个4毫米的小结节,铁血红蛋白也高了,血脂、血糖都高了,吓坏了。但是医生看了他的资料综合判断,认为他目前没什么大问题,定期随访就好。这随访,张先生做得很勤快,每月起码做一次血液检查,而且为了不误诊不漏诊,他还特地在出差时顺带去了杭州、上海的好几家大型医院检查。可是检查结果让他更加忧心忡忡。那个甲状腺结节,一下子2毫米,一下子4毫米,有时又没了;验血的指标高高低低,有时候偏高,有时候又正常,这到底是有事情还是没事情啊?
不能仅靠肿瘤标志物判断是否患有肿瘤
市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陈念昭表示,肿瘤标志的检测是目前很热门的体检项目,但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肿瘤标志的检测仅对部分的肿瘤起到筛选作用,大部分的肿瘤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都高的检查标志物,换句话说不管肿瘤标志物超标与否,都不能单独用来作为是否患肿瘤的标志,需要综合考量。
另外体检者也应该正确看待体检的异常结果,虽然你的结果也许超过了正常参考范围,但应正确理解正常值参考范围的含义,这个范围是指95%的正常人的结果,仍有5%的正常人的结果不在此范围内。不要因为一次结果的高低、阴性或阳性,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或给自己扣上某种疾病的帽子。关于这个问题,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主任何卫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癌胚抗原参考值是0-5之间,可有一个病人每次检查不知道为什么数值不是8就是7,很着急,生怕自己得癌症,但其他相关检查又挺好的。后来何主任问他是不是抽烟,得到明确答案后原因就出来了:长期抽烟的人,他的癌胚抗原会比普通人要高一些。
跟踪随访检查还是定点一家医院为好
何卫表示,他也遇到过张先生这种随访检查在各个医院做了一圈,被高高低低的指标弄得晕头转向的病人。他认为,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首先,别说是不同时间段,就是在一天早中晚的不同时段,一个人的血液、体液的各项化验指标都会有变化,因此指标有些高低浮动很正常,不能因为某个指标降下来了,就觉得治疗有效果;指标高了点,治疗没效果,赶紧换医院。这样只能是病人自己陷入折腾中,还不方便医生判断病情。
不同的医院,检验所用的仪器和方法有可能是不同的,每种仪器和方法都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对于需要定期检查随访的病人,何卫建议还是定点一家医院检查为好,这样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数值的变化情况。
不仅仅检验科如此,放射科、B超科医生都有相同的看法。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主任王志强表示,尽管胸透、CT、核磁共振等检查主要靠机器进行,但要靠医生专业读片。目前温州市各大医院的影像并没有联网,病人如果在一家医院拍了片子,却去另外一家医院读片,有可能因为胶片上放的影像太小而看不清楚检查结果。王志强表示,据他了解,上海有些医院会让病人带影像光盘走,这能比较好地弥补这个不足,不过目前温州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有提供这一服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B超室主任黄镇华表示,B超受人的影响更大,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检查手法,之间的误差会比较大,她认为,做B超随访检查,不仅要定点医院,最好还要定同一个医生做,这样的检查结果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