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消毒隔离规程

检验视界网 4210 2011-01-17

  1.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2.适用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3.职责

  所有工作人员都有遵从本规程。

  4.具体步骤

  4.1实验室基本要求

  4.1.1实验室相对独立,实验室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缓冲间,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识。

  4.1.2各区域交叉处应设置有效氯2000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湿的脚垫。

  4.1.3实验室内所有物品应专用,须带出时必须严格消毒。

  4.1.4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隔离衣、防护眼睛、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实验过程中注意自身防护,并防止操纵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4.1.5培养基、组织、体液等必须放在防漏密闭的容器中储运。

  4.1.6血清学试验、样品的处理和分装应在BSL-2安全柜内进行。

  4.1.7样品离心使用密封的离心杯,以防溅出。

  4.1.8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材、实验废弃物均应按废弃物处理程序进行消毒处理。

  4.1.9当传染性标本溢出或溅出后,应有专业人员立即消毒和清理。

  4.1.10实验完毕,先消毒物体表面,再按规定程序脱下个人防护用品放入包装袋内就地高压消毒,并进行空气消毒。

  4.1.11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按有关规定消毒双手。

  4.2消毒方法

  4.2.1仪器等表面消毒:工作结束后,用含有效氯1000的消毒液或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作用20分钟以上。

  4.2.2实验器材的分类消毒:将使用后的锐器方入防刺破、防渗漏的密闭专用锐器处置盒内,121℃高压消毒30分钟。其他器材方入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处理时应避免皮肤损伤。

  4.2.3工作台等物体表面消毒:工作完毕,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或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作用20分钟以上。

  4.2.4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实验结束,将隔离衣、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121℃高压消毒30分钟。防护镜浸泡在75%乙醇或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60分钟。

  4.2.5手的消毒:用典伏或75%的乙醇擦拭,作用1-3分钟。

  4.2.6空气消毒:每次实验前后用紫外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立方米空间安装紫外灯瓦数≥1.5W,距紫外灯1米处照射强度≥70W/㎡。

  4.2.7这张消毒:应用80ml/m3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消毒6小时后方可带出。

  4.2.8地面消毒:工作结束,应用含有有效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拖地。

  4.2.9废弃物的处理:实验的废弃物应放入适当的容器内,就地121℃高压消毒30分钟,消毒后的废弃物集中收集、焚烧处理。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