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检验视界首页 频道列表

迷雾追“凶”之一例三系减低的案例

2025-03-06 14:3036910

作者:刘慧玲

工作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检验科

指导老师:党好、彭秀娟
2023年5月8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在日常审核报告时,我注意到一张急诊患者的报告单。该患者的三系血细胞均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值均呈危急值。回顾其2月13日的血常规历史结果,除了轻度贫血外,未见明显异常。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在三个月内突然出现三系减低呢?为了回答这个疑问,我们对患者的标本进行了血常规复检,结果与之前的检测一致。查看患者病例,临床诊断为唇溃疡、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贫血。在向临床报告危急值后,我开始梳理思路,期望能拨开眼前的迷雾。

临床上有很多情况会引起三系减低,而本患者会是哪一种情况呢?

此时,患者已从急诊转入风湿免疫科。查看病历发现,患者自11年前开始出现多关节疼痛,伴有乏力和口腔溃疡已持续3天。曾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接受激素和甲氨蝶呤治疗后有所缓解,但未规律随诊。既往还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4期和待查性质的肺结节,其他无异常。本次入院后,初步诊断中多了一项待查的贫血原因。

入院后的常规检查中,血常规显示三系进行性减低;肾功能提示为CKD 4期;肝功能检查中,除蛋白稍低外,转氨酶无异常;尿中有蛋白质漏出,且存在细菌感染;大便隐血阳性。甲功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 CA125、CA153、CA199)未见异常。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报告单结果显示,患者为正细胞性贫血,排除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转氨酶无异常,排除了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腹部超声结果排除了脾功能亢进。

进一步检测结果显示,人附睾蛋白(HE4)显著升高,达到1087 pmol/L,铁蛋白也升高至1142 ng/mL。HE4是卵巢癌的标志物,这引发了我们对患者是否可能患有卵巢癌的关注。在临床中,若用HE4来诊断卵巢癌,更为可靠的是结合糖类抗原CA125计算ROMA指数。然而,该患者的CA125结果是正常的。

我们查看了患者2023年2月的胸部CT报告,结果显示“肺结节性质待查”。这让我们不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肿瘤转移。为此,我们与临床医生进行了沟通。临床医生随后为患者安排了妇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未见异常。那么,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肿瘤呢?

我们再次回顾HE4的相关知识:目前已有理论表明,HE4不仅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而且在肾脏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中也有高表达。有文献报道显示,HE4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清中会升高,并可作为肾功能不全的辅助诊断指标[1];对于CKD 4期患者,其HE4水平通常<1700 pmol/L,这与我们的检测结果相吻合[2]。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和相关文献,我们与临床医生讨论,考虑患者HE4升高更可能是由于肾功能不全所致,因此暂时排除了肿瘤浸润的可能性。

这时,患者的骨髓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出来了,显示未见异常,排除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白血病。骨髓涂片检查及活检显示骨髓增生低下,同时抗炎治疗有效,排除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那么,患者的三系减低究竟是由感染引起,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呢?

带着疑惑,我再次检索文献并查看患者的用药情况。一篇文献让我豁然开朗:这是一个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骨髓抑制的案例[3]。甲氨蝶呤确实有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和消化道溃疡等副作用,这与患者的情况完全吻合!因此,患者是否因使用或超剂量使用甲氨蝶呤而导致三系减少呢?

我再次与医生联系,此时患者因意识不清已转入ICU治疗。患者家属否认曾经超剂量使用甲氨蝶呤。我们在科内对这个病例进行了讨论,分子组的老师提出可以给患者做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检测,以明确是否因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为CT型(杂合突变型)。文献显示,CT型的酶活性下降至CC型(野生型)的60%,MTX的代谢能力降低,毒副作用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应适当减小MTX用量[4]。还有研究显示,不同MTHFR基因型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使用大剂量MTX化疗后,TT型(纯合突变型)的MTX血药浓度反而低于CT型,这说明CT型患者可能更易发生毒副作用[5]。

至此,真相大白,我考虑该患者为药源性三系减低,并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临床继续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给予甲氨蝶呤拮抗剂亚叶酸钙等对症治疗。几天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前复查血常规和PCT结果均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显著。

通过这个案例,我有了一些思考。我们检验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将样本放入机器得出结果的操作,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如何利用这些结果服务于患者。正如检验界泰斗冯仁丰教授所说:“检验首先要爱老百姓!”我对此深表赞同。我们应秉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临床医生合作,运用我们的检验与临床知识为患者提供帮助,同时为各科室之间搭建桥梁。

正如华西医院李贵星教授所言:“一份报告的发出,不是工作的结束,而是医疗行为的开始。”我们检验人员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前行,心怀仁爱,保持初衷。
声明:本微信号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内容来源 | 检验科空间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jinbao

审校 | 金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