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HPV16/18,中国女性最易感染致宫颈癌的居然是……

检验视界网 2019-12-11

关于宫颈癌,总是有很多认知误区。


是否只要不是HPV16/18型别就没事啦?HPV阴性是不是一定不会得宫颈癌?是不是没有症状就是健康的?

如下这些知识点,你需要知道~

1.
误区:不是16/18就不用担心
真相:中国人常见的52/58/31等也应重视起来


很多“内行人士,一查出16、18型别就紧张兮兮,阴道镜等检查不在话下。

论对宫颈癌的贡献,HPV16、HPV18无疑是HPV家族的战斗机。在所有宫颈癌中,由HPV16感染引起者占57%,由HPV18感染引起者占16%。也就是说,HPV16和HPV18狼狈为奸,合在一起对宫颈癌的贡献度超过70%

要注意的是,中国有自己的HPV感染流行病学特点:2014年WHO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因感染HPV导致宫颈癌的最常见的5个型别排位为:HPV16、18、58、52、31

因此,在WHO公布的13种与宫颈癌高度相关的HPV中,如果非要分个先后,除了16/18外,大家可以从下图了解到不同型别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几率(见图右下角),做到心中有数。


8.jpg

 我国HPV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型别分布(右下角为最易感染致宫颈癌的HPV前10位)


9.png

根据检测出的不同型别,将分流至不同的检测路径


2.
误区:HPV阴性,癌症与我无关
真相:HPV阴性者同样可能查出宫颈癌

99.7%的宫颈癌与HPV有关。比例很高,并非绝对。有一些特殊类型宫颈癌,如宫颈微偏腺癌、内膜样癌、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可能与HPV感染无关,这类宫颈癌患者中HPV检测阳性率仅为0~27.3%。

另一方面,现有筛查方法都无法达到10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任何一种HPV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假阴性率,这与检测目的基因片段、检测方法及其灵敏度有关。

3.
误区:只有一个性伴侣,肯定没风险
真相:HPV感染还有其他风险因素


HPV感染三大途径,分别是性传播、母婴传播、粘膜感染。这三者中,最大的可控因素,无疑是性传播。这么说来,固定性伴侣、做好防护措施就够了吗?

其实,感染途径只是决定性因素,HPV的感染还有很多风险因素。


  • 吸烟、饮


目前最明确的HPV易感因素是吸烟,包括吸二手烟;而饮酒者感染HPV的几率比不喝酒的人高。


  • 人工流产等手术


人流、刮宫等手术,会造成皮肤粘膜的损失,增加HPV感染风险。


  • 阴道炎


阴道内有嗜酸乳杆菌等正常菌群,维护着阴道环境的生态平衡,构成了细菌病毒入侵的第一屏障。

一旦出现阴道炎,就会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局部免疫力变差,HPV感染风险明显上升。同样,也会增加HPV自我清除的困难。


  • 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力全线下降,肝炎等传染病患者的免疫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这些都容易造成HPV感染。


  • 遗传因素


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HPV遗传易感基因,并且临床上也有姐妹或母女都患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情况,至于是共同生活,还是遗传的影响,这点并不明确。

4.
误区:没症状就没病
真相:可怕的是,早期宫颈癌基本没有症状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提及,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阴道异常出血,也有白带异常情况,如血色白带、分泌物增多等。这些症状容易与常见妇科病混淆,要格外注意了。

一旦出现类似症状,也意味着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了,这时的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因此,定期做宫颈癌早筛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癌变前及时干预。


5.
误区:筛查方式越多越好
真相:最新研究结果和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


今年年初,国际知名医学杂志《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发表了一篇研究,针对加州一个医疗机构中约120万名女性的筛查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聚焦于宫颈癌筛查方式(TCT+HPV)的联合应用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现率的影响。

结果令人震惊了!经过数据统计及利弊权衡,研究人员得出了结论:

“相较于仅用HPV检测,细胞学检查与HPV检测联合应用对于宫颈癌筛查没有明显的优势。

“仅以HPV检测作为筛查手段更合理。

但是,不能排除HPV阴性者一定不会得宫颈癌的可能性,所以以防万一,联合筛查当然是双重保险。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