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天,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值急速逆转,奇怪?

检验视界网 5633 2019-12-13

作者:徐瑞平

单位:河南省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案例经过

 

上午的检验科,总是让人忙到嗨。审结果的时候突然发现某患者凌晨急诊入院时,查血常规WBC 10.11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28.5%,淋巴细胞百分比60.0%,淋巴高中性低,可现在WBC 7.05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3%,淋巴细胞百分比6.4%,却是中性高了?

不到一天时间,中性粒和淋巴细胞数值逆转?是真的吗?做常规的同事立刻重视起来。

1_副本.jpg

因为科室LIS系统和常规仪器使用同一台电脑,需要时界面相互切换,这样有个弊端,就是忙起来偶尔一个大意就容易造成标本号和LIS号不一致,因此,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我们检验科自己对结果有疑问时,习惯性的先自省:标本做错了没?

对,我们就是这么不自信。

还好,两次结果无异常。涂片镜检也与结果一致。

那,是咋肥事类?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值一天之内逆转,也不是没有,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感染性休克早期与晚期死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的逆转,但这个患者,白细胞、和炎症反应指标CRP、PCT均正常,是什么原因呢?

HIS系统是个好东西,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到患者的病历,该患者急性过敏性哮喘!哮喘二字,仿佛一道光,照亮了眼前的迷茫!患者肯定用了激素,糖皮质激素!

翻看医嘱,果不其然!

2_副本.jpg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消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该患者急性哮喘发作,医生用了该药!

糖皮质激素可使外周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而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原因应该找到了,这个结果可以安安心心的发了。

第二天,留意该患者,因种种原因,患者已经办了出院。


案例分析

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比如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休克、退热和免疫抑制等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广为利用。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但是糖皮质激素可使外周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而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当然,增增减减原因各不相同。   

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增加,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增加,可能是动用储存池的中性粒细胞进入循环池所致。

糖皮质激素还可以促使淋巴细胞溶解和促使嗜酸性粒细胞从血液转移至肺,脾等组织或破坏,因而导致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总结与心得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检验不是简单的把"结果"做出来,更需要合理的解释化验结果。面对遇到的疑问,先要说服自己,才能更好的向临床解释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合理,才能一步一步树立检验科的"招牌"。

来源:检验医学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