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肥城医院(肥城市人民医院)
每天的工作忙忙碌碌,审核的标本成百上千。在这其中,总有一些特殊的、难忘的甚至百思不得其解的结果。虽然只有一份血常规的检验结果,还是想透过这些异常结果看清疾病的本质。

【散点图】

嗜酸性粒细胞高达46%,散点图在嗜酸区域分群明确,颜色加重、亮度增强,考虑是真实结果。涂片镜检,与仪器结果一致。
儿科门诊患儿,一岁,血常规结果:


【散点图】

散点图在嗜酸区域明显面积扩大、颜色加重、亮度增强,分群模糊,分类结果可疑。涂片镜检,嗜酸性粒细胞达63%,均为成熟嗜酸性粒细胞。
【油镜下可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分为:
1、轻度增多0.5-1.5×109/L
2、中度增多1.5-5.0×109/L
3、重度增多>5.0×109/L。
【案例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为5.96×109/L已属重度增多,但仍可用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解释。结合患者为中年男性,也可能为恶性肿瘤或应用某些药物所致。
【案例二】为儿科患者,沟通临床,患儿只有发烧症状,并无过敏症状。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高达58×109/L。除了寄生虫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外,还应考虑血液病的因素。
1、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AEL)
2、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
4、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AML如M2b、M4EO
5、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MDS等。
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及绝对值通常较少,在血常规的检测、审核中常被忽略。在实际工作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非常多见。除了生理性、病理性增多外,还有可能为仪器原因。如:分类不正确;故障所致白细胞总数计数不正确。在审核结果时,应重视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类数据,做好复查、复检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还应联系临床,结合病史,做出合理的解释。不断提高解读、应用血常规数据及散点图的能力。[1]沈悌 赵永强.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018.[3刘成玉 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2015,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