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检同事窗口注意了,这个结果不是越快越好!

作者:徐奕胜  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22-01-28

 

说到检验报告时间的时限性,身处检验科的我们犹如站在风口浪尖上,被患者无数次质疑过,而临检窗口的血常规结果也是一个“重灾区”,因患者较多是门诊挂号就诊,不愿意为一个末梢血结果而久等。

然而血常规报告真的越快越好吗?或许有时候,慢一点也是一种负责。

 
案例一

患者,女,34岁,临床诊断:高血压,血常规结果如图1,WBC 9.05×109/L,RBC 4.17×1012/L,HGB 130 g/L,PLT 48×109/L,报警信息:Thrombocytopenia(血小板减少)、PLTClumps?(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的阈值也是满格。



查看血小板直方图下降端的曲线呈现明显波折,加上血小板聚集的报警信息,确实可以考虑PLT聚集现象,行推片染色,镜检可见一小堆一小堆的血小板,以7~10个为一小堆较多见,如图2-4。







看到这,很多老师会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的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pseudo thrombocytopenia,EDTA-PTCP)。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继续往下看,答案说不定会出乎你的意料。

在与患者沟通后,在窗口采集其末梢血(EDTA-K2子弹头盛装),立即上机检测,结果如图5,WBC 7.83×109/L,RBC 4.13×1012/L,HGB 130 g/L,PLT 176×109/L。


血小板回归了正常,是不是该歇口气了,这个结果算不算纠正了呢?神奇的一幕来啦,末梢血放置了12分钟后,继续上机检测,结果如图6,WBC 7.84×109/L,RBC 4.12×1012/L,HGB 131 g/L,PLT 347×109/L。



不可思议,血小板竟然翻了一倍,这顿时令自己心生后怕,还好我们没有审核发放末梢血即刻检测的结果。同时,为方便对比,绘制如表1,不附带单位及参考值。



最终经过思考与讨论,我们审核发出PLT 347×109/L这一份报告。

案例二

患儿,男,5岁,临床诊断:支气管肺炎,血常规(末梢血)结果如图7,WBC 5.82×109/L,RBC 4.81×1012/L,HGB 134 g/L,PLT 81×109/L。


11分钟后再次测试,WBC 6.09×109/L,RBC 4.78×1012/L,HGB 134 g/L,PLT 162×109/L,如图8。



案例三

患儿,男,7岁,临床诊断:皮疹,血常规(末梢血)结果如图9,WBC 3.49×109/L,RBC 5.94×1012/L,HGB 113 g/L,PLT 90×109/L。



19分钟后再次测试,WBC 2.93×109/L,RBC 5.87×1012/L,HGB 112 g/L,PLT 125×109/L,如图10。






01
从以上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RBC、HGB几乎无差异,而血小板却出现了天翻地覆改变,其实这跟我们的检测时间有关,也即是标本从采集完毕到上机检测这段时间太短了。

我们知道,血液离开人体后,会短时间激活凝血途径,此时血小板会短时间的聚集在一起,这种聚集是可逆的,且不是EDTA依赖型的,当血液与EDTA-K2充分混匀后,EDTA-K2与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随后EDTA开始解聚血小板,若未到解聚时间便开始上机检测,便会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情况,而推片看到血小板小堆聚集在一起,也证实了这一点。

事后,自己进入LIS系统查询采样时间与检测时间,发现时间均在5分钟内完成,这短短的时间还包括打印条码时间、消毒采血时间等,故推测是我们窗口人员采血后未充分混匀及EDTA未充分解聚PLT所致PLT假性降低。

另外,温度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外部低温环境下(特别是窗口岗位),子弹头管壁的EDTA-K2粉剂溶解于末梢血的时间需要更长,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科里夏季末梢血出现PLT假性减少现象的概率更低,而冬季更多见。

02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案例一、三中WBC的变化也是比较微妙,第一次测试与间隔10多分钟后再测有一定的差距,第一次测试的WBC值会略微较高,考虑可能原因是小堆聚集的血小板被误认为白细胞所致,而相关文献报道EDTA依赖所致的PLT聚集,容易被仪器误认为白细胞,进而导致WBC计数假性升高。

03
需要注意的是,EDTA依赖所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与血小板离体后自身短暂的聚集是不一样的。EDTA-PTCP的发生主要与受检者血小板膜表面抗原-糖蛋白GPIIb、GPIIIa及纤维蛋白原受体相关,也与EDTA诱导血小板活化等相关。镜检时可见片尾一大片、成团的PLT聚集在一起(聚集的血小板数量多)。

而血小板离体后的短暂聚集是由于凝血途径的激活,镜检时可见体尾部PLT呈现一小堆出现(聚集的血小板数量不如EDTA依赖性的多)。当然,若采血不畅,血液易出现轻微凝块或有凝丝,则可在血小板间隙中看到淡蓝色的纤维蛋白,也可以看到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混杂在一团。

04
经过这几次的PLT假性降低,在随后的门诊窗口血常规中,我们吸取教训,不管是静脉血还是末梢血,在采集完成并充分混匀后,均需放置10分钟左右再进行测试,以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作用使EDTA解聚血小板,若遇到真正的EDTA依赖性假性PLT降低则除外,同时我们将窗口血常规报告时间稍微延长一些,只为血小板结果可以更加准确。

#不足之处
在案例一中未能将静脉血放置10分钟后再做一次对比实验,无法互相之间比较结果的差异,稍显不足。

总 结
血常规检查虽然是最常规的一项检查项目,但真正想要做好它并不容易,尤其是血小板的真真假假最容易迷惑我们,以本次遇到的血小板为例,镜检看到聚集便习惯性认为EDTA依赖性,却疏忽了还有可逆的、暂时的血小板聚集存在。
 
【参考文献】
[1]王萌.研究EDTA-K2诱导血小板聚集所引起的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及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4):285-286
[2]廖远泉,郭喜.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探析及其对策[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20,8(3):133-139
[3]张时民,王庚.血象--外周血细胞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13-114
 

编辑:骆秉涵 责编:方研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