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民教授解读专家共识]:3.0 棘细胞
说 明
▸ 本系列文中《专家共识》均代表《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
▸ 所有图片均可点击放大观看。
03
棘 细 胞
《专家共识》描述
GUIDELINES
棘细胞:红细胞大小不等,细胞边缘或中心部位带有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棘状突起,或出现伪足,似芽孢;中心呈口形、靶形、不规则形。
[图 文 详 解]
高低不等、大小不一、多少不同的芽孢样凸起,
中心区扩大,可呈不规则形改变,甚至出现靶形,
同时显示有血红蛋白丢失。

图1 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2 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3 手绘示意图
再看相差显微镜下的棘红细胞形态,非常典型和直观,特点明显(图5,图6)。
图5 相差镜下棘细胞
《专家共识》叙述棘细胞
GUIDELINES
01 来源与机制◥
红细胞
通过病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强力拉伸或挤压的机械损伤导致
受不同pH、渗透压持续变化的肾小管滤液的影响
而发生形态改变。
02 诊断价值◥
多见于肾小球疾病
03 诊断标准◥
通常认为>5%为判定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
是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典型细胞。
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性标志性细胞。
[临床病例]
以下图片为作者在临床病例中检出的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沉渣中的红细胞形态,含有典型的棘细胞。
图7 一例肾小球肾炎病例尿中的棘细胞
图8 一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尿中的棘细胞
图9 一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中的各种异常红细胞和棘细胞
图10 一例IgA肾病患者尿中小红细胞和棘细胞
图11 一例膜性肾病病例中的相差镜下棘细胞
图12 一例IgA肾病病例中相差镜下棘细胞
[关于G细胞]
01 国外资料给出的G类细胞分类标准◥
将G1细胞和G2细胞归类于棘细胞,
G3细胞归类于环形红细胞,
G4细胞归类于球状突起样红细胞(见下期),且属于非肾小球血尿。
G5细胞归类于为锯齿状红细胞。
将G1 细胞和 G2 细胞归类于棘细胞,因为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对上图中的 G1 细胞和 G2鉴别困难,两者在形态学上的主要区别是红细胞膜上棘状突起多少和大小不同,以及血红蛋白溢出或分布不均,他们均源于与病变的肾小球基底膜对红细胞的挤压损伤有关,
并建议将棘细胞≥5%作为判断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标准
[棘红细胞与棘形红细胞]
02 外周血中棘形红细胞◥
呈圆形、浓染,边缘有2~20个长短、粗细、形状不同的不规则针状体样突起,有些突起具有球棍状外观。
>25% 时见于棘形细胞增多症,也见于某些肝硬化、无β脂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病,脾切除术后、吸收障碍性疾病。
下图为外周血中见到的棘红细胞光学显微镜图和电镜图(图17),他们确实不一样。
【参考文献 】
1.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 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 [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1, 44(7) : 574-586. DOI: 10.3760/cma.j.cn114452-20210115-00038.
2.张时民.实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技术(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 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编辑:骆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