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防腐剂引发的误会,差点让我无地自容...

检验医学 2022-06-22

最近在笔者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案例
忙碌了一上午,刚准备要歇会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内分泌科陆主任打来的电话。
喂,检验科吗?我是陆**,麻烦帮我查一下卢某某病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好的,陆主任,您稍等。

- 陆主任,这位病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0.03g/24h。
什么?怎么可能,你们没有弄错吧



陆主任是我们医院内分泌科的科主任,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慕名而来。我非常肯定地说:“陆主任,不会弄错的,这个病人的标本就是我做的,不会出问题的!”“不会出错?你赶紧重新核查一下,检验科的质控是怎么做的!”

啪,电话挂了。我也感到非常疑惑,立刻回到生化室找出这个结果,看反应曲线的确有些异常。再检查一下标本,淡黄色,外观没有异常。

此时,我的心里感到非常奇怪,明明仪器昨天才校准过,以前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很好,而且用的也都是进口原装试剂,最近也没有科室或医生反映过这个问题,怎么会这样呢?

我再次打电话给陆主任,核实询问具体情况。

原来,这位病人是一个有着快20年病史的糖尿病老病人,去年刚被诊断为“糖尿病伴有肾的并发症”。我们知道,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是很容易出现血管、神经及肾脏等相关并发症的,而且由于是慢性疾病所致,治愈所需时间长、可逆性差、恢复的可能性很小。

这个病人上个月查的24小时尿蛋白高达2.2g/24h,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今天再来门诊复查,结果竟然是正常的。显然这个检验结果和患者的病情不符。

患者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也不容易,如果让他重做,不仅要再花费一天的时间,而且还要增加额外的经济支出,容易造成患者的不信任,严重了会发展成医患矛盾。

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避免医患矛盾。那么重点来了,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



首先从我接到标本开始,到完成报告,整个操作过程都是规范的,几乎不会出现失误的可能。其次是仪器,仪器已经校准过,并且其他样本并未出现类似问题,那么基本排除了仪器可能出现的误差。

最大的可能就是样本本身出现了问题。那样本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

病人常规24小时尿标本都是将自己24小时的尿液集中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然后早晨送样的时候,再倒出一小部分作为标本送到检验科检验。如果留取标本的环境和温度较高,通常会给病人一袋防腐剂,以防尿液污染。

问题就出现在防腐剂上!病人给我的这个尿标本大部分都是防腐剂!

我们给病人的防腐剂是甲苯,倒在尿液里,甲苯不溶于水,在尿液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隔绝空气,防止因细菌繁殖而导致尿液变质。留取标本的时候,防腐剂和尿液要充分混匀。

病人刚开始倒出来的尿标本大部分都是表层的防腐剂,而且全浮在小口径的试管上层。我们仪器加样吸得也是上层液体,所以这个结果不是尿,而是防腐剂的结果。

我把误差可能出现的环节告诉了陆主任,陆主任核实后证实了我的猜想。

最后我和患者进行沟通,并说出了误差出现的原因,取得了患者的谅解,也免费给患者重新再做一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很小的一件事情,却反映出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沟通难。

24小时尿蛋白标本的防腐剂首选甲苯,在病人留取标本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明确告知患者留取标本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然而这个告知义务应该由谁来执行呢?

作为主诊医生,是第一个为患者负责的人,如果缺乏相应的检验专业知识,就容易导致误解的产生,把很多原因归结为“检验科做的结果不准确”。然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临床医生必须了解本领域内常见的误差原因,在一些需要特殊注意的检查上,有必要告知患者。

而作为检验医师,虽然了解留取标本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但不接触患者,很难实现告知的义务。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采集到不合格的标本,容易造成分析前误差,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加大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在对有特殊要求的标本进行操作时,我们要更细心、耐心,因此这中间的交流与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最后,我要强调,采集合格的标本是检验准确的前提。



编辑:骆秉涵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