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登录
搜索
专家编委会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搜狐视频号
爱奇艺号
喜马拉雅号
媒体矩阵
金宝话检验
首页
行业资讯
检验视界
IVD云讲堂
临床实验室
搜索
寻求报道
我要投稿
尿液防腐剂引发的误会,差点让我无地自容...
检验医学
6443
2022-06-22
最近在笔者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案例
:
忙碌了一上午,刚准备要歇会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内分泌科陆主任打来的电话。
-
喂,检验科吗?我是陆**,麻烦帮我查一下卢某某病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好的,陆主任,您稍等。
-
陆主任,这位病人的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0.03g/24h。
-
什么?怎么可能,你们没有弄错吧
!
陆主任是我们医院内分泌科的科主任,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慕名而来。我非常肯定地说:“陆主任,不会弄错的,这个病人的标本就是我做的,不会出问题的!”“不会出错?你赶紧重新核查一下,检验科的质控是怎么做的!”
啪,电话挂了。我也感到非常疑惑,立刻回到生化室找出这个结果,看反应曲线的确有些异常。再检查一下标本,淡黄色,外观没有异常。
此时,我的心里感到非常奇怪,明明仪器昨天才校准过,以前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很好,而且用的也都是进口原装试剂,最近也没有科室或医生反映过这个问题,怎么会这样呢?
我再次打电话给陆主任,核实询问具体情况。
原来,这位病人是一个有着快20年病史的糖尿病老病人,去年刚被诊断为“糖尿病伴有肾的并发症”。我们知道,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是很容易出现血管、神经及肾脏等相关并发症的,而且由于是慢性疾病所致,治愈所需时间长、可逆性差、恢复的可能性很小。
这个病人上个月查的24小时尿蛋白高达2.2g/24h,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今天再来门诊复查,结果竟然是正常的。显然这个检验结果和患者的病情不符。
患者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也不容易,如果让他重做,不仅要再花费一天的时间,而且还要增加额外的经济支出,容易造成患者的不信任,严重了会发展成医患矛盾。
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避免医患矛盾。那么重点来了,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
首先从我接到标本开始,到完成报告,整个操作过程都是规范的,几乎不会出现失误的可能。其次是仪器,仪器已经校准过,并且其他样本并未出现类似问题,那么基本排除了仪器可能出现的误差。
最大的可能就是样本本身出现了问题。那样本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
病人常规24小时尿标本都是将自己24小时的尿液集中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然后早晨送样的时候,再倒出一小部分作为标本送到检验科检验。如果留取标本的环境和温度较高,通常会给病人一袋防腐剂,以防尿液污染。
问题就出现在防腐剂上!病人给我的这个尿标本大部分都是防腐剂!
我们给病人的防腐剂是甲苯,倒在尿液里,甲苯不溶于水,在尿液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隔绝空气,防止因细菌繁殖而导致尿液变质。留取标本的时候,防腐剂和尿液要充分混匀。
病人刚开始倒出来的尿标本大部分都是表层的防腐剂,而且全浮在小口径的试管上层。我们仪器加样吸得也是上层液体,所以这个结果不是尿,而是防腐剂的结果。
我把误差可能出现的环节告诉了陆主任,陆主任核实后证实了我的猜想。
最后我和患者进行沟通,并说出了误差出现的原因,取得了患者的谅解,也免费给患者重新再做一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很小的一件事情,却反映出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沟通难。
24小时尿蛋白标本的防腐剂首选甲苯,在病人留取标本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明确告知患者留取标本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然而这个告知义务应该由谁来执行呢?
作为主诊医生,是第一个为患者负责的人,如果缺乏相应的检验专业知识,就容易导致误解的产生,把很多原因归结为“检验科做的结果不准确”。然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临床医生必须了解本领域内常见的误差原因,在一些需要特殊注意的检查上,有必要告知患者。
而作为检验医师,虽然了解留取标本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但不接触患者,很难实现告知的义务。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采集到不合格的标本,容易造成分析前误差,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加大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在对有特殊要求的标本进行操作时,我们要更细心、耐心,因此这中间的交流与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最后,我要强调,采集合格的标本是检验准确的前提。
编辑:骆秉涵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
金小宝
检验视界网
聚焦IVD,服务大健康
《临床实验室》最近内容
2025中国检验医学装备与应用学术大会纪实
作者:
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细胞癌风险的新模型
作者:
智慧科研与精准诊疗决策贝克曼库尔特数智化解决方案
作者:
实验室常规质控中的西格玛度量与风险管理评估
作者:编译丨奔奔
ISO15189框架下的多维度实验室标准化管理与精准检验结果
作者:
临床实验数据共享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作者:编译丨赵来
智能移动机器人在医院传染病监测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编译丨奔奔
几种不同即时检测场景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作者:
ChatGPT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不同病例场景中的性能评价
作者:
基于机器学习的差值检查法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标本错误识别的有效性
作者:编译丨赵来
下一篇
骨科产品主要原材料牌号发生变化,是否可通过变更注册申请进行变更?
上一篇
测量不确定度 概念和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