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L患者容易误认为残留的大量B祖细胞
患者,女,3岁。2020-8-22因“反复发热8天”就诊我院,当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摄氏度,伴有畏寒,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无腹痛、腹泻。
于当地卫生院就诊,具体治疗不详,退烧后数天再次出现发热,就诊县人民医院,予对症支持治疗(具体不详)后热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6.36×109/L;红细胞:2.11×1012/L;血红蛋白:68g/L;血小板:29×109/L,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就诊我科后查血常规:白细胞:5.21×109/L;红细胞:1.94×1012/L;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28×109/L;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检见原始细胞。
骨髓形态提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25.4%,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b)。骨髓免疫分型:见CD34+髓系原始细胞约8.6%,且伴免疫表型异常。髓系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提示AML/ETO阳性。AML相关基因突变及融合基因:FLT3(突变3%),KRAS(突变2.3%),PTPN11(突变3.9%)。骨髓染色体:核型:46,XX,t(8;21)(q22;q22)[10]。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M2b)”给予HHA方案治疗。
骨髓形态学:2021-01-07复查骨髓见核浆比大,染色质偏细致的一群细胞。形态不易鉴别是否肿瘤残留细胞和B 祖细胞、
结论:
1.结合AML病史,形态学缓解骨髓象;
2.可见约7.0%的B祖细胞。
流式细胞学:可见约11.7%的CD19+CD10+幼稚B细胞,未见CD58明显过表达,提示为正常增生的B祖细胞(hematogone)。
造血B祖细胞是人体原始造血细胞向B系分化的原始细胞群,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髓,其形态学与恶性原始B淋巴细胞比较相似,因此当样本出现可疑的非成熟性B细胞群体时,形态学很难鉴别其是否来源于正常或异常细胞克隆,易导致误诊的发生。有研究对664份骨髓样本数据的B祖细胞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发现造血B祖细胞在白血病患者中发生的概率如下:B-ALL为 83.5%,T-ALL为61.5%,AML为75.9%。造血B 祖细胞的平均百分含量在B-ALL为1.39%,T-ALL%为0.60%,AML为0.81%,并且发现高含量的造血B祖细胞除在儿童中更普遍存在外,亦多见于淋巴瘤、化疗、移植后患者骨髓再生期、各种免疫性疾病和艾滋病患者,B祖细胞大于5%的病例主要集中在白血病缓解期。
本例患者为儿童AML患者,流式发现已无白血病残留,但是却存在11.7%的B祖细胞。与文献报道的B祖细胞大量存在可见于儿童患者AL缓解期相符。形态遇到这种情况,是不好去鉴别是否肿瘤来源,这个时候不妨等一等流式细胞的免疫表型。
参考文献:
1. 许艳丽, 王顺清, 毛平等 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B祖细胞分析及其意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22(6):1525-30.
2. 许艳丽, 王顺清, 杜庆华等. 造血B祖细胞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与鉴别. 白血病•淋巴瘤 2015;24(5):2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