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星教授:从检验的日常工作看检验专业教育的发展
开篇语:
女性,44岁,颈部淋巴结穿刺液,检查hTG(人甲状腺球蛋白),结果小于0.04,测不出。
华西互联网医院真好,患者不用来医院,网络搞定。
下午时分,正处理其他患者的检验报告,电话再次响起。患者又来电话“老师,谢谢!我在手机中看到结果了,我9月30号查血CT是300多,为什么这次20万?”再次给患者解释这二个结果巨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血CT升高的意义是什么?(肿瘤有复发或转移)。淋巴结穿刺液CT结果异常升高的意义是什么?(肿瘤转移到淋巴结)。
如果按现行检验的要求,对样本负责,穿刺液的TG结果是准确的,发出报告就可以了,我们也没有任何的责任和错误,而后续的结果大概率是在MDT会诊时发现申请的项目错误,无法证实患者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需要做穿刺液的CT检查,可是标本过了保存期,没有了,怎么办?重新穿刺?还是为此发生医疗纠纷?也许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是患者失去了时间,而时间对于患者及时治疗是最最宝贵的。
我不清楚这算不算纠正一个医疗行为,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检验医师未来的职责之一“审核医疗申请”(听梅奥介绍:高级检验医师有权限修改医疗申请),只是认为至少对患者而言是有帮助的。
我也不清楚患者后续是否会再次淋巴清扫 + 放化疗,还是仅进行放化疗,那是临床决定的事,我们的这一段完成了。
病例2:临床深感疑惑的甲功结果该如何解释?后续该如何办?
释甲功结果,问检验老师,检验老师也说不清,问贵老师。
其实二个医院的检验结果不同,但问题的实质是相同的,正好昨天在报告审核中就见到了这样的结果。随后将这种结果发给了二个医院的老师,现实中是存在这种结果的。
随后和同事宋教授及进修老师对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熟悉甲功检查的老师,这张报告可以出吗?患者女性,30岁,病史信息显示为甲癌术后。
不懂甲功结果的老师估计会把这张报告发出去,只要质控在控,仪器在状态,结果保证就出,这个结果是什么意义,医生自己看。
而熟悉甲功结果的老师可能不太敢发出这张报告,5个指标,4个箭头,而且T3和T4结果变化相反,不是资深的内分泌科专家有时也看不明白,其他非内分泌的临床医生遇见这个结果,大概率是请会诊。
想告诉检验的同行们,你在审报告时认为结果奇怪不好解释,临床拿到结果后也不好解释,临床会来找你要求解释这个结果,我们肯定不能回答什么质控在控,复查一致这种风马牛不相关的话,如果你不能解释这个结果,临床就会给你一句:结果不对,做错了。也许解释疑难结果是未来检验医师的主要任务。
这不,临床的质询就来了,要求解释这种不合常理(和书本上说的不一样)结果的意义?是不是检验做错了?
这是一个在任何教材上找不到,网上也查不到的结果模式。
大家可以再好好看看这个结果,是分析误差?还是干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的出现?
其实这是一个并不少见而完美的检查结果,虽然书上和网上没有,不等于就不存在这种结果。
这就是医学的奇妙之处,也是人与人不同的完美体现。
这种结果模式背后是复杂的生理病理调控的结果,不合理的结果呈现是另一种堪称完美的结果。
医学追求的目标是为少数人服务,所谓少数人指那些疑难杂症的患者,不常见或罕见的疾病或结果模式。
下面我们一起来灵魂10问剖析这种结果背后的真相。
第1问:甲癌术后患者日常监测检查哪些项目?
这就是甲癌术后检查的完美项目,5项(TSH、FT3、FT4、TG、TG-AB)
第2问:这5项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项目组合有三方面的意义:监控肿瘤有没有复发?外源补充的优甲乐是否足够?TSH是否降至合理的范围?
第3问:患者查TG的意义是什么?
此处查TG的意义在于监控甲状腺肿瘤有没有复发。对于甲癌全切的患者,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没有了甲状腺TG理论上结果为0,实际临床工作中,手术无法完全切除干净,会表现为生化反应不完全,会有少量的细胞残留,TG结果不会是0,但是一定不能高。TG是反映甲状腺上皮细胞肿瘤术后评估的完美指标,理想是没有,如同该患者的结果(<0.04),结果后面一定有一个向下的箭头,有向下箭头的结果同时TG小于0.28(基于我们自己的临床研究)是完美的结果。如果该结果后面没有箭头(TG结果在3.5-77.0之间),或者高77.0有一个向上的箭头,那是可怕的结果,即对于特定的患者,没有箭头的结果才是可怕的结果。(检验人不要只看有没有箭头,要结合具体的患者分析具体的结果,同样的结果在不同的患者意义完全不一样,有时相同的结果可能是相反的临床意义)。该患者的TG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患者甲癌术后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的表现。
第4问:患者为什么查TgAb? 这个项目通常不是用于桥甲炎患者的诊疗吗?这个甲癌患者为什么查TgAb?
是的,TgAb通常用于桥甲炎患者诊断的参考指标。此处查TgAb不是用于这个目的,查TgAb的意义在于正确分析TG结果的可靠性,上面说了TG才是反映甲癌有没有复发的指标,检验目前测定TG常用的方法为电化学或化学免疫发光法,即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进行检测,TgAb是机体产生的针对TG的抗体,在检测TG时会和TG结果在一起,从而通过方法学的原理影响TG结果的准确性(假阴性),如果TgAb结果很高,此时不能通过TG的水平变化来判断甲癌有没有复发或转移,那怎么办?对于有些患者可通过TgAb的水平升高来判断有没有复发或转移,这是另一个问题,有兴趣的老师可查阅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
就这个患者目前的结果分析:TgAb结果正常,对TG测定影响小,TG结果准确可靠,患者目前没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第5问:患者FT4结果为何升高?
患者甲癌全切术后,不能再合成甲状腺激素,此时的需要外用优甲乐(甲状腺素片),升高的结果表明有外用优甲乐轻度过量,FT4升高是临床中常见的结果,为什么甲癌术后患者往往要多用一点点优甲乐,其实是为了通过负反馈抑制腺垂体表达TSH,这和压低TSH的目的有关。
第6问:患者FT3结果为何是降低的?
正常情况下,FT3有二种来源:即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T4脱碘而来。该患者没有了甲状腺,不能合成T3,体内的T3只来源于T4脱碘形成。降低的FT3只表明从T4脱碘转变而来的T3减少了。
第7问:患者为何出现FT4升高,FT3降低这种反常的结果?(难点之一)
其实这种反常结果是可以解释的,在特定的患者中可以出现。特别是这种甲癌术后的患者外用优甲乐,T4升高,FT3降低说明:外用优甲乐多一点点,而患者脱碘酶活性低,T4转化成T3减少,这就是真相。
第9问:既然服优甲乐多一点点是为了降低TSH,现在FT4水平都高了一点,为何TSH还反而出现升高?(难点之二)
这是一个涉及激素调控的复杂生理过程。甲状腺激素负反馈抑制TSH表达是通过受体途径实现,即腺垂体分泌TSH的细胞表面表达T3和T4的受体,通过受体感知血中T3和T4的浓度来调控TSH的合成量。多数人表达T3和T4受体是均一的,但是,少数人就是不同,有人表达T3受体多,有人表达T4受体多,从而出现反应不一样,从该患者的结果分析:患者的TSH细胞主要表达为T3型受体,患者由于脱碘酶活性低,T3形成少,这些垂体TSH细胞感受到血中T3浓度是降低的,从而负反馈抑制作用降低,TSH表现为升高。
如果患者表现为T4降低,T3升高,TSH升高,只表明该患者TSH细胞表面以T4型受体为主。
这种复杂的少见的模式,在ACTH依赖型库欣病的定位诊断尤其要特别注意。大剂量地米能抑制不一定就是中枢性,而DDAVP能兴奋就一定是中枢性。个别患者:大剂量地米能抑制反而是异源性,只因为异位的肿瘤细胞表达了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DAVP能兴奋也有可能是异位的肿瘤,原因也是异位的肿瘤细胞表达CRH受体。反过来,大剂量地米不能抑制或DDAVP不能兴奋,也有可能是中枢性,只因为垂体的ACTH瘤细胞不表达糖皮质激素的受体和CRH受体,医学就这么复杂,有个性的人类,在真实世界的表现就是和多数人不一样,和教科书反着来。
第10问:患者TSH升高,不是期望的结果,怎么才能降到小于1或者更低?
这是一个好问题,是不是通过增大优甲乐的量抑制TSH?这可不行,现在有轻度过量了,再增大就出现甲状腺毒症了,会有很多症状的。
那怎么办呢?把垂体切了?这更不行,垂体的功能可多了,切了,垂体功能低下,问题一大堆,不要因少失多,这万万不行。
就没有办法了吗?有,最好的办法很简单,在服用优甲乐(甲状腺素片,仅T4)同时,可同时增加甲状腺片(T3、T4混合物)摄入,增加T3的水平,患者TSH细胞为T3型 ,T3增加后可抑制TSH的合成,达到降TSH的目的。
一个简单的5个数字的结果,其实包含了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检验知识,给患者和临床深入细致解释这个结果,得到满意和肯定的反馈,也许地位在无言中就提点高了。
检验未来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建设,人才的成长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临床实战经验积累。无数人说检验医师很重要,检验要走向临床,理论上的说和工作中的做,二者的距离有二万五千里,你走了多少里?还是只是说说,其实还在原地或者根本就不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