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里最难计数的血小板,结果出了问题该怎么办?
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参考值为(100-300)x10^9/L,PLT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之为血小板减少。
在平时工作中,如果遇到患者血小板减少,应该如何处理纠正呢?
患者许某,女,24岁,来我院进行体检,发现PLT:19 x10^9/L,低于参考值下限,是否要进一步纠正呢!
案例经过 图 1 血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LT:19 x10^9/L,因触犯复检规则,更换迈瑞7500血球仪进行复查后血小板的结果为25x10^9/L;白细胞:9.92x10^9/L上升;血红蛋白:125g/L;MCV、MCH、MCHC下降,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详细结果见图2。 图 2 血细胞仪器报警血小板聚集,行自动推片染色,人工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血小板聚集;外周血涂片镜下可见血小板多处凝集;见图3。
图 3 血涂片瑞士染色(x1000)
随后经患者同意后,检验科医生采取末梢血进行复查,复测结果为58 x10^9/L,见图4。 图 4 为核实其结果,取末梢血行手工涂片染色,血涂片未见血小板聚集,在显微镜下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其分布。采用估测法:在高倍镜观察10个以上视野,平均镜下血小板数量在5-7之间,血小板相对较大,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偶见泪滴状红细胞;见图5。 图 5 血涂片瑞士染色(x1000) 案例分析 2、随后更换迈瑞7500血球仪复查后血小板的结果为25x10^9/L;仪器报警血小板聚集,随后进行自动推片染色,外周血涂片镜下可见多处聚集血小板。 3、重新采用末梢血,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显示PLT:58x10^9/L下降,外周血涂片镜下未见血小板聚集;且血小板分布均匀。血细胞分析仪PLT聚集报警消失,最后报告病人血小板检测结果为58 x10^9/L。 案例总结 1、 重新采集患者血液复查后,行手工推片瑞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的分布情况。 2、 采用RET模式进行复查,PLT-I、 PLT-O、PLT-F;以PLT-F排除PLT-I通道红细胞碎片的干扰,从而对血小板数值进行修正。 3、 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代替EDTA-K2抗凝剂进行血小板检测,可以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4、 采用最普通的人工计数,以许汝和稀释液稀释末梢血,显微镜下计数,手工计数法,PLT/L=5个中方格内的血小板数(N)×10^9/L,PLT/L=N×5×10×20×10^6/L;最后报告为血小板×10^9/L从而进行纠正。 作为检验人员,发现问题应要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目前状况,及时复检,进而有效避免在临床诊断中出现误诊现象。